“閉關非有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閉關非有心”全詩
戎葵一笑粲,露井百尺深。
著書灑風雨,枯筆束如林。
蘇公嘆妙墨,逼人太駸駸。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次韻文潛休沐不出二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文潛休沐不出二首》是宋代黃庭堅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與世自少味,閉關非有心。
戎葵一笑粲,露井百尺深。
著書灑風雨,枯筆束如林。
蘇公嘆妙墨,逼人太駸駸。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黃庭堅與世隔絕、追求內心寧靜的心態。他自幼就對世俗的享受不感興趣,對封閉自己的修行并沒有強烈的意愿。詩中提到的“戎葵”是指一種開放的花朵,它在默默地開放時,展現出耀眼的光芒,與黃庭堅內心深處的寧靜形成鮮明的對比。詩的最后兩句提到了黃庭堅的書法,將他的枯筆比喻為束在一起的森林,暗示他的才華橫溢。最后一句提到蘇軾對黃庭堅的贊嘆,形容黃庭堅的才華令人嘆為觀止。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黃庭堅的內心世界的描繪,展現了他對世俗生活的超脫和對藝術追求的專注。他從小就對享受外界的物質和名利沒有興趣,更加注重內心的修養與深思熟慮。他將自己的內心寧靜與外界喧囂進行了對比,突出了自己與眾不同的品質。同時,通過對黃庭堅書法才華的贊美,詩中展現了他在藝術創作上的成就和才華橫溢的形象。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黃庭堅的心境和藝術追求,給人以深思和啟示,讓人對黃庭堅的人生態度和藝術成就產生敬佩之情。
“閉關非有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wén qián xiū mù bù chū èr shǒu
次韻文潛休沐不出二首
yǔ shì zì shǎo wèi, bì guān fēi yǒu xīn.
與世自少味,閉關非有心。
róng kuí yī xiào càn, lù jǐng bǎi chǐ shēn.
戎葵一笑粲,露井百尺深。
zhù shū sǎ fēng yǔ, kū bǐ shù rú lín.
著書灑風雨,枯筆束如林。
sū gōng tàn miào mò, bī rén tài qīn qīn.
蘇公嘆妙墨,逼人太駸駸。
“閉關非有心”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