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曹鞍馬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尉曹鞍馬疲”全詩
山花迷部曲,江雨壓旌旗。
越鳥勸沽酒,竹雞憂蹋泥。
不知何處醉,遙寄解酲詩。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侯尉之吉水覆按未歸三日泥雨戲成寄之》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侯尉之吉水覆按未歸三日泥雨戲成寄之》
侯尉之吉水覆,按未歸三日泥雨戲成寄之。
嘆息侯嬴老,尉曹鞍馬疲。
山花迷部曲,江雨壓旌旗。
越鳥勸沽酒,竹雞憂蹋泥。
不知何處醉,遙寄解酲詩。
中文譯文:
吉水覆蓋了侯尉,按照未歸途中的三天泥雨,閑暇之余寫下這首詩寄給你。
嘆息侯嬴老,尉曹鞍馬疲憊。
山花迷失了部曲,江雨壓迫著旌旗。
越鳥勸我暢飲美酒,竹雞憂慮踐踏泥濘。
不知道何處可以醉倒,從遠方寄去這首解酲的詩。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黃庭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詩中以侯嬴和尉曹為象征,抒發了對他們的敬仰與嘆息。侯嬴老去,尉曹在奔波勞累中疲憊不堪。山花迷失了原本的部曲,江雨籠罩著旌旗,展現出社會動蕩不安的景象。越鳥勸作者暢飲美酒,而竹雞則因為擔憂會踐踏泥濘而憂心忡忡。最后,作者表示自己不知道何處可以盡情地醉倒,只能通過寫詩來抒發內心的解脫和宣泄。
賞析:
黃庭堅以凄婉的筆觸描繪了社會和個人的困境,寄情于對歷史人物的緬懷和對現實情景的思考。通過對侯嬴和尉曹的描寫,展示了歲月無情的殘酷,以及在紛繁世事中個體的疲憊和迷茫。山花迷失、江雨壓旌旗等形象的運用,增強了對社會動蕩和風雨飄搖的描繪,呈現出一幅氣象萬千的畫面。越鳥和竹雞的對比,突出了個人的選擇與困境,以及對逸樂與責任的權衡。整首詩以遙寄解酲詩作結,表達了作者對于生活的無奈和對詩歌的寄托,展示了一種追求內心解脫的態度。
這首詩詞在描繪社會風貌的同時,也融入了個人情感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呈現出宋代文人的獨特風格。通過寄托情感和抒發內心,黃庭堅將自己的體驗融入到詩歌之中,給讀者帶來了對時代和人性的思考和反思。
“尉曹鞍馬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óu wèi zhī jí shuǐ fù àn wèi guī sān rì ní yǔ xì chéng jì zhī
侯尉之吉水覆按未歸三日泥雨戲成寄之
tàn xī hóu yíng lǎo, wèi cáo ān mǎ pí.
嘆息侯嬴老,尉曹鞍馬疲。
shān huā mí bù qǔ, jiāng yǔ yā jīng qí.
山花迷部曲,江雨壓旌旗。
yuè niǎo quàn gū jiǔ, zhú jī yōu tà ní.
越鳥勸沽酒,竹雞憂蹋泥。
bù zhī hé chǔ zuì, yáo jì jiě chéng shī.
不知何處醉,遙寄解酲詩。
“尉曹鞍馬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