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其至焉維爾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及其至焉維爾力”全詩
士志於學,則亦無息,以師友為轡策,及其至焉維爾力。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畫馬贊》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畫馬贊》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畫馬贊
御與馬相得,
維予止作,
萬里不日而復。
士志於學,
則亦無息,
以師友為轡策,
及其至焉維爾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畫馬為主題,表達了黃庭堅對于馬的贊美和對自身學習的寓意。
詩的前兩句表達了作者與馬的默契和和諧相處。"御與馬相得"意味著作者駕馭馬匹時與之相得益彰,彼此配合默契。"維予止作"則表明了作者自己的駕馭技巧,使得馬匹在行進過程中保持穩定,不停止行進。
接下來的兩句"萬里不日而復"表達了馬匹在長途旅行中的耐力和堅韌不拔。黃庭堅通過贊美馬匹的不屈不撓的精神,間接表達了他自己在學習和追求目標時的決心和毅力。
最后兩句"士志於學,則亦無息,以師友為轡策,及其至焉維爾力"表達了黃庭堅對士人學習的思考。他認為,士人應該懷揣學習的志向,不斷奮發向前,永不停息。同時,他強調師友的作用,將其比喻為駕馭馬匹的轡策,表示師友的引導和幫助對于個人的成長和取得成功至關重要。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馬匹的形象,寓意了作者對于自身追求學問和成長的態度和期望。同時,詩中也體現了黃庭堅對于團結合作和師友關系的重視,認為這是實現個人目標的重要支撐。
“及其至焉維爾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 mǎ zàn
畫馬贊
yù yǔ mǎ xiāng de, wéi yǔ zhǐ zuò, wàn lǐ bù rì ér fù.
御與馬相得,維予止作,萬里不日而復。
shì zhì yú xué, zé yì wú xī, yǐ shī yǒu wèi pèi cè, jí qí zhì yān wéi ěr lì.
士志於學,則亦無息,以師友為轡策,及其至焉維爾力。
“及其至焉維爾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