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嚴此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莊嚴此土”全詩
山高水深,不可犯干也。
取多國士,莊嚴此土,如陶家手也。
拂除方丈,置榻而坐,一不受也。
首出萬物,淵默雷吼,寂寥者之參也。
若夫以法界印,印毛印海,則驚僧繇而走巫咸也。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長蘆夫和尚真贊》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長蘆夫和尚真贊》是宋代黃庭堅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松枯竹瘦,是其歲寒也。
山高水深,不可犯干也。
取多國士,莊嚴此土,如陶家手也。
拂除方丈,置榻而坐,一不受也。
首出萬物,淵默雷吼,寂寥者之參也。
若夫以法界印,印毛印海,則驚僧繇而走巫咸也。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名叫長蘆的和尚的真實贊美。詩中通過描寫松樹凋零、竹子瘦弱,表達了歲寒時節的景象。山高水深,意味著這里的環境非常險峻,不容易被外界侵犯。長蘆和尚聚集了許多來自各國的士人,使這個地方更加莊嚴肅穆,就像是陶淵明的手筆一樣。長蘆和尚清除了方丈中的塵垢,坐在床榻上,以此表示他不接受世俗的誘惑。他是萬物的首領,靜默中傳達出雷鳴般的聲音,是寂寥之人的楷模。如果他用法界的印記,印上毛發和汪洋大海,那么會使僧人繇和巫咸驚奇而逃跑。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長蘆和尚的高潔和超凡的境界。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表達了長蘆和尚與世俗之間的對立和純凈。松枯竹瘦、山高水深等景象,展示了歲寒和險峻的環境,與長蘆和尚超脫塵世的心境相呼應。長蘆和尚聚集了多國士人,使這個地方更加莊嚴肅穆,顯示了他的領導才能和威望。清除方丈的塵垢,坐在床榻上不接受世俗,表達了長蘆和尚超脫世俗欲望的決心。他被描述為萬物的首領,以寂默的方式傳達出強烈的聲音,體現了他的深邃和超凡的境界。最后一句以法界的印記來象征長蘆和尚的境界,表達了他的超然和無所畏懼。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人物和象征的描繪,表達了長蘆和尚超凡境界的美好和高尚。它展示了長蘆和尚的清高和超出世俗的境界,以及他對修行道路的堅守和自律。整首詩意蘊含深遠,給人以啟發和思考。
“莊嚴此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ǎng lú fū hé shàng zhēn zàn
長蘆夫和尚真贊
sōng kū zhú shòu, shì qí suì hán yě.
松枯竹瘦,是其歲寒也。
shān gāo shuǐ shēn, bù kě fàn gàn yě.
山高水深,不可犯干也。
qǔ duō guó shì, zhuāng yán cǐ tǔ, rú táo jiā shǒu yě.
取多國士,莊嚴此土,如陶家手也。
fú chú fāng zhàng, zhì tà ér zuò, yī bù shòu yě.
拂除方丈,置榻而坐,一不受也。
shǒu chū wàn wù, yuān mò léi hǒu, jì liáo zhě zhī cān yě.
首出萬物,淵默雷吼,寂寥者之參也。
ruò fú yǐ fǎ jiè yìn, yìn máo yìn hǎi, zé jīng sēng yáo ér zǒu wū xián yě.
若夫以法界印,印毛印海,則驚僧繇而走巫咸也。
“莊嚴此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