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豎但圭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賈豎但圭撮”全詩
夢到郡城東,笑談西齋月。
行樂未渠央,苦遭晴鳩聒。
江郡梅李白,士女嬉城闕。
聞道潘河陽,滿城花秀發。
頗留載酒車,共醉生塵襪。
想見舞余姿,風枝斜蠆發。
鄙夫不舉酒,春事亦可悅。
雨足肥菌芝,沙暄饒筍蕨。
海牛壓風簾,野飯薰僧鉢。
飽食愧公家,曾無助毫末。
勸鹽推新令,王欲惸獨活。
此邦淡食愴,儉陋深次骨。
公囷積丘山,賈豎但圭撮。
縣官恩乳哺,下吏用鞭撻。
正恐利一源,未塞兔三窟。
寄聲賢令尹,何道補黥刖。
從來無研桑,顧影愧簪笏。
何頻課殿上,解綬行采葛。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二月二日曉夢會于廬陵西齋作寄陳適用》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夢見到郡城束,笑著談論西齋月。
行樂沒有渠道中央,痛苦遭遇晴鳩吵。
江郡梅李白,男女在城市。
聞道潘河陽,滿城花秀發。
頗留載酒車,共醉生塵襪子。
想見舞多姿態,風吹樹枝斜蝎發。
農夫不舉起酒杯,春天的故事也可以高興。
雨足肥菌芝,沙和暖饒筍蕨菜。
海牛壓風簾,野吃薰僧缽。
飽食有愧于你家,沒有絲毫幫助。
勸鹽推新的法令,王想卻獨自生活。
這邦淡吃悲傷,簡陋深恨之入骨。
公困積丘山,生意只是圭撮。
縣官恩哺乳,下吏用鞭打。
正擔心利益一源,沒有阻塞兔三個洞。
歌聲賢令,為什么道補黥刖。
從來沒有研究桑,顧影慚愧簪笏。
為什么頻頻課殿上,解開綬帶行采葛。
* 此部分翻譯來自Baidu,僅供參考
“賈豎但圭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èr yuè èr rì xiǎo mèng huì yú lú líng xī zhāi zuò jì chén shì yòng
二月二日曉夢會于廬陵西齋作寄陳適用
yàn qǐn zhe lú xiāng, yīn yīn xián chuāng tà.
燕寢著爐香,愔愔閑窗闥。
mèng dào jùn chéng dōng, xiào tán xī zhāi yuè.
夢到郡城東,笑談西齋月。
xíng lè wèi qú yāng, kǔ zāo qíng jiū guā.
行樂未渠央,苦遭晴鳩聒。
jiāng jùn méi lǐ bái, shì nǚ xī chéng què.
江郡梅李白,士女嬉城闕。
wén dào pān hé yáng, mǎn chéng huā xiù fā.
聞道潘河陽,滿城花秀發。
pō liú zài jiǔ chē, gòng zuì shēng chén wà.
頗留載酒車,共醉生塵襪。
xiǎng jiàn wǔ yú zī, fēng zhī xié chài fā.
想見舞余姿,風枝斜蠆發。
bǐ fū bù jǔ jiǔ, chūn shì yì kě yuè.
鄙夫不舉酒,春事亦可悅。
yǔ zú féi jūn zhī, shā xuān ráo sǔn jué.
雨足肥菌芝,沙暄饒筍蕨。
hǎi niú yā fēng lián, yě fàn xūn sēng bō.
海牛壓風簾,野飯薰僧鉢。
bǎo shí kuì gōng jiā, céng wú zhù háo mò.
飽食愧公家,曾無助毫末。
quàn yán tuī xīn lìng, wáng yù qióng dú huó.
勸鹽推新令,王欲惸獨活。
cǐ bāng dàn shí chuàng, jiǎn lòu shēn cì gǔ.
此邦淡食愴,儉陋深次骨。
gōng qūn jī qiū shān, jiǎ shù dàn guī cuō.
公囷積丘山,賈豎但圭撮。
xiàn guān ēn rǔ bǔ, xià lì yòng biān tà.
縣官恩乳哺,下吏用鞭撻。
zhèng kǒng lì yī yuán, wèi sāi tù sān kū.
正恐利一源,未塞兔三窟。
jì shēng xián lìng yǐn, hé dào bǔ qíng yuè.
寄聲賢令尹,何道補黥刖。
cóng lái wú yán sāng, gù yǐng kuì zān hù.
從來無研桑,顧影愧簪笏。
hé pín kè diàn shàng, jiě shòu xíng cǎi gé.
何頻課殿上,解綬行采葛。
“賈豎但圭撮”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七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