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如鼓與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還如鼓與桴”全詩
偽契已無分,買山云自如。
身為廊廟宰,夢作種田夫。
欲辨身兼夢,還如鼓與桴。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明叔惠示二頌》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明叔惠示二頌》是宋代詩人黃庭堅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平生討經論,苦行峻廉隅。
偽契已無分,買山云自如。
身為廊廟宰,夢作種田夫。
欲辨身兼夢,還如鼓與桴。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黃庭堅對自身身份與夢境之間的矛盾感和思考。詩中通過對自己平生的追求與努力進行反思,表達了作者對修行與廉潔之道的追求,以及他對現實與夢境之間的糾結和困惑。
賞析:
該詩詞通過對自身經歷和感悟的描繪,展示了作者的思想情感。首先,詩的前兩句“平生討經論,苦行峻廉隅。”表達了作者對學問與修行的追求,以及他在這條道路上的堅持和艱辛。作者以“苦行峻廉隅”來形容自己的修行態度,強調了他對道德準則和純潔品質的執著。
接下來的兩句“偽契已無分,買山云自如。”則表達了作者對名利與虛榮的厭棄。這里的“偽契”指的是虛假的名聲和地位,作者認為這些已經無法分辨真假,因此選擇了超脫于塵世的態度。而“買山云自如”則表明作者心境的轉變,他已經不再追逐外在的功名利祿,而是追求自由與寧靜,如同云彩自在地飄蕩于山間。
接下來的兩句“身為廊廟宰,夢作種田夫。”則展示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迷惑。作者同時身為官員和詩人,他在廊廟中擔任職務,卻做著田園般的夢。這里的“夢作種田夫”是一種隱喻,表達了作者對田園生活和自然的向往,以及對官場生活的厭倦。
最后的兩句“欲辨身兼夢,還如鼓與桴。”則回歸到詩的主題,表達了作者對身份與夢境之間關系的疑惑。作者希望能夠辨別出自己身份與夢境的真實性,但他認為這種辨別就像是敲擊鼓與桴一樣困難。這里的“鼓與桴”是兩種樂器,鼓聲和桴聲相似,難以辨別,象征著現實與夢境之間的模糊邊界和無法分辨的關系。
總體來說,黃庭堅在《明叔惠示二頌》中通過對自身經歷的反思,表達了對修行與廉潔的追求,對名利與虛榮的厭棄,以及對現實與夢境之間關系的困惑。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表達和意象的運用,展示了作者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內涵,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和思想意義。
“還如鼓與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íng shū huì shì èr sòng
明叔惠示二頌
píng shēng tǎo jīng lùn, kǔ xíng jùn lián yú.
平生討經論,苦行峻廉隅。
wěi qì yǐ wú fēn, mǎi shān yún zì rú.
偽契已無分,買山云自如。
shēn wéi láng miào zǎi, mèng zuò zhòng tián fū.
身為廊廟宰,夢作種田夫。
yù biàn shēn jiān mèng, hái rú gǔ yǔ fú.
欲辨身兼夢,還如鼓與桴。
“還如鼓與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