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蹲虎踞蒼蘚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龍蹲虎踞蒼蘚石”全詩
東坡老人翰林公,醉時吐出胸中墨。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題子瞻畫竹石》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子瞻畫竹石》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風枝雨葉瘠土竹,
龍蹲虎踞蒼蘚石。
東坡老人翰林公,
醉時吐出胸中墨。
中文譯文:
風吹動著瘦弱的竹枝和雨淋濕的葉子,
石頭上長滿了蒼蘚,宛如龍蹲虎踞。
東坡老人是朝廷官員,也是文學家,
他在醉酒時候吐露出內心深處的墨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竹和石頭為主題,通過對竹枝、雨葉、石頭等自然元素的描寫,展現了自然界的樸素和生命力。竹子在風中搖擺,雨水滋潤著它們,使它們顯得瘦弱而柔韌。石頭上生長著蒼蘚,龍蹲虎踞的形態給人一種霸氣和穩定感。
詩中提到的東坡老人指的是文學家蘇東坡,他在詩中被稱為翰林公,表明他在文學界的地位和聲望。作者通過東坡老人來表達他自己對文學創作的向往和追求。詩的最后兩句描述了東坡老人在醉酒時吐露出胸中的墨意,暗示了作者希望自己能夠像東坡一樣,在醉酒時候能夠傾訴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考。
整首詩以簡潔、生動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物,并通過借景抒發了作者對文學創作和情感表達的渴望。它展示了黃庭堅敏銳的觀察力和對自然的深入體驗,同時也表達了他對蘇東坡這位文學前輩的崇敬和追慕之情。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和人文的交融,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對人生的思考。
“龍蹲虎踞蒼蘚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zi zhān huà zhú shí
題子瞻畫竹石
fēng zhī yǔ yè jí tǔ zhú, lóng dūn hǔ jù cāng xiǎn shí.
風枝雨葉瘠土竹,龍蹲虎踞蒼蘚石。
dōng pō lǎo rén hàn lín gōng, zuì shí tǔ chū xiōng zhōng mò.
東坡老人翰林公,醉時吐出胸中墨。
“龍蹲虎踞蒼蘚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