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者竊鉤輒斬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拙者竊鉤輒斬趾”全詩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殘句:拙者竊鉤輒斬趾》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殘句:拙者竊鉤輒斬趾》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拙者竊鉤則斬趾。
詩意:
這句詩的意思是,我這個笨拙的人偷了魚鉤,結果割掉了自己的腳趾。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嘲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批評和思考。黃庭堅自稱"拙者",意味著他認為自己不夠聰明、不夠靈活。他用"竊鉤"來比喻自己貪圖小利、趁人不備的行為,暗示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端正。而"斬趾"則是一種懲罰自己的方式,顯示了他對自己過錯的自責和自省。
這首詩詞雖然只有一句,卻通過簡練的文字和意象,傳達出作者對自己的深刻思考和批評。它反映了黃庭堅對自身行為的審視和對人性弱點的思考,展示了他對自我要求的嚴格和追求完美的態度。這種自嘲和自責的精神,表達了黃庭堅對詩人應當具備的品質和道德準則的思考和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獨特的方式,通過自嘲和自責的描寫,傳達出作者對自己的深刻反思和對人性弱點的關注,體現了作者的自我要求和對高尚品質的追求。
“拙者竊鉤輒斬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án jù: zhuō zhě qiè gōu zhé zhǎn zhǐ
殘句:拙者竊鉤輒斬趾
zhuō zhě qiè gōu zhé zhǎn zhǐ.
拙者竊鉤輒斬趾。
“拙者竊鉤輒斬趾”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