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婚女嫁望還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兒婚女嫁望還山”全詩
頭白眼花行作吏,兒婚女嫁望還山。
心猶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鏡里顏。
寄語諸公肯湔祓,割雞今得近鄉關。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次韻柳通叟寄王文通》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柳通叟寄王文通》
朝代:宋代
作者:黃庭堅
故人昔有凌云賦,
何意陸沈黃綬間。
頭白眼花行作吏,
兒婚女嫁望還山。
心猶未死杯中物,
春不能朱鏡里顏。
寄語諸公肯湔祓,
割雞今得近鄉關。
中文譯文:
昔日故友凌云曾有才華之賦,
如今何故身處陸沉和黃綬之間。
春秋已老,眼花頭發白了,仍行于官吏之間,
兒女已成家,卻盼望回歸山野。
內心仍然有些未了的事物,仿佛杯中的酒,
春天無法還給朱紅粉妝鏡中的容顏。
寄語給諸位朋友,希望你們能夠舍棄塵囂,回到故鄉之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黃庭堅寫給他的友人王文通的一首寄語之作。詩中表達了作者對往昔友情的懷念,以及自己在歲月流轉中的感慨和心境。
詩的開頭,黃庭堅提到了他的友人王文通曾經有過凌云之志,顯露出對友人才華的贊嘆。接著,作者用反問的語氣表達了對友人現在身處低微職位的疑惑和惋惜,作者覺得友人的才華應該受到更好的重視。
接下來,黃庭堅以自己頭發斑白、眼花繚亂的形象,暗示了歲月的流轉和生命的漸老。他將自己比作行走在官場的吏員,暗示了自己在世俗紛擾中的身份和境遇。然后,他提到子女已經成家立業,自己卻期望回到山野之間,這表達了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
在詩的后半部分,黃庭堅通過“心猶未死杯中物”和“春不能朱鏡里顏”兩句,抒發了自己內心未了的事物和對年華逝去的感嘆。他感嘆時光無法倒流,不能恢復昔日的容顏和青春。
最后,黃庭堅寄語給諸位朋友,希望他們能夠舍棄塵囂,回到故鄉,脫離繁忙的世俗,追求內心寧靜和真實的境界。
這首詩通過對友人境遇和自身感受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往事的懷念和對人生變遷的思考。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以及對友情和心靈自由的珍視。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轉和人生意義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兒婚女嫁望還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liǔ tōng sǒu jì wáng wén tōng
次韻柳通叟寄王文通
gù rén xī yǒu líng yún fù, hé yì lù shěn huáng shòu jiān.
故人昔有凌云賦,何意陸沈黃綬間。
tóu bái yǎn huā xíng zuò lì, ér hūn nǚ jià wàng hái shān.
頭白眼花行作吏,兒婚女嫁望還山。
xīn yóu wèi sǐ bēi zhōng wù, chūn bù néng zhū jìng lǐ yán.
心猶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鏡里顏。
jì yǔ zhū gōng kěn jiān fú, gē jī jīn dé jìn xiāng guān.
寄語諸公肯湔祓,割雞今得近鄉關。
“兒婚女嫁望還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