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箕吹折北斗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南箕吹折北斗柄”全詩
蟭螟千眼照世間,保君通達真妄竟。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和朱宏夫真妄頌》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朱宏夫真妄頌》是宋代文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須彌說法大海聽,
南箕吹折北斗柄。
蟭螟千眼照世間,
保君通達真妄竟。
詩意:
這首詩詞以象征和比喻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于真與妄的思考和追求。詩中運用了一系列隱喻和意象,以表達作者對于人生、宇宙和哲學的思考與感悟。
賞析:
1. 第一句"須彌說法大海聽"運用了佛教的概念,將須彌山(佛教中的一座神山)比喻為宣揚真理的源頭,大海則象征著世間眾生。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希望通過傾聽宇宙的真理來啟迪自己和他人的追求。
2. 第二句"南箕吹折北斗柄"采用了星宿的象征,南箕和北斗分別代表南方和北方的星群。這句話通過描述南箕吹折北斗柄,表達了作者對于傳統觀念的顛覆和對于妄念的質疑。
3. 第三句"蟭螟千眼照世間"以蟭螟(一種昆蟲)的形象描繪了眼睛的多樣性。這句話意味著每個人對于世界的認知和理解都是獨特而多樣的。
4. 最后一句"保君通達真妄竟"表達了作者的愿望,希望能夠保護君王(或指自己)能夠在對真與妄的探索中最終達到通達和領悟。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隱喻和意象的手法,通過對于宇宙和人生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于真與妄的追求和對于人生意義的思索。它呈現了一種超越傳統觀念的思維方式,啟發人們思考哲學和存在的本質。
“南箕吹折北斗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ū hóng fū zhēn wàng sòng
和朱宏夫真妄頌
xū mí shuō fǎ dà hǎi tīng, nán jī chuī zhé běi dǒu bǐng.
須彌說法大海聽,南箕吹折北斗柄。
jiāo míng qiān yǎn zhào shì jiān, bǎo jūn tōng dá zhēn wàng jìng.
蟭螟千眼照世間,保君通達真妄竟。
“南箕吹折北斗柄”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