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開小檻籠沙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僧開小檻籠沙界”全詩
萬籟參差寫明月,一家寥落共清風。
蒲團禪板無人付,茶鼎薰爐與客同。
萬水千山尋祖意,歸來笑殺舊時翁。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題息軒》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息軒》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僧人拉開小檻,包圍著沙界,
郁郁蔥蔥的翠竹叢。
萬種聲音交織在明月下,
一家人孤獨清風中。
禪室里蒲團和禪板空空蕩蕩,
茶鼎和薰爐與客人共存。
在千山萬水中尋找祖先的意義,
歸來時笑殺了舊時的老人。
詩意:
《題息軒》描繪了一個僧房的景象,以及詩人對僧房清凈、寧靜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詩中的景物和意象,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返璞歸真的精神境界。通過描寫禪房中的竹林、明月、清風和禪修的場景,詩人表達了對于自然的熱愛和對禪宗思想的傾慕。詩人通過對禪室中的寂靜和虛無的描繪,表達了追尋內心的寧靜與平和的愿望。
賞析:
《題息軒》以簡潔典雅的語言,展現了黃庭堅對禪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詩中的景物細膩而含蓄,通過對禪室中各種元素的描繪,如小檻、沙界、翠竹、明月、清風、蒲團、禪板、茶鼎和薰爐等,營造出一種寧靜、幽靜的氛圍。這些景物與禪修、思考和心靈的追求相互交融,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寧靜和對于超脫塵世的渴望。
詩的最后兩句“萬水千山尋祖意,歸來笑殺舊時翁”,表達了作者對于尋求真理和追求內心平和的努力。詩人通過尋找祖先的意義,意味著對于傳統智慧和人類智慧的追尋,同時歸來時的笑殺舊時的翁意味著對于舊時人們的狹隘和拘束思想的戲謔和超越。整首詩通過對禪室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對于內心寧靜的向往。
黃庭堅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詩人和書法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豪放、含蓄而著稱。《題息軒》這首詩詞充滿了禪宗的意味,以虛靜的境界表達了詩人對于內心寧靜、超脫塵世的追求,展現了他高度的人生境界和對禪宗思想的傾慕。
“僧開小檻籠沙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xī xuān
題息軒
sēng kāi xiǎo kǎn lóng shā jiè, yù yù cān tiān cuì zhú cóng.
僧開小檻籠沙界,郁郁參天翠竹叢。
wàn lài cēn cī xiě míng yuè, yī jiā liáo luò gòng qīng fēng.
萬籟參差寫明月,一家寥落共清風。
pú tuán chán bǎn wú rén fù, chá dǐng xūn lú yǔ kè tóng.
蒲團禪板無人付,茶鼎薰爐與客同。
wàn shuǐ qiān shān xún zǔ yì, guī lái xiào shā jiù shí wēng.
萬水千山尋祖意,歸來笑殺舊時翁。
“僧開小檻籠沙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卦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