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夜隔星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晨夜隔星月”全詩
曉裝商旅前,冰底泥活活。
野人攘畔耕,蹇馬不能滑。
駝裘惜蒙茸,俱落水塘缺。
孤材小蝸舍,乞火乾履襪。
前登極崢嶸,他日飛鳥沒。
寒花委亂草,耐凍鳴風葉。
江形篆平沙,分派回勁筆。
髯弟不俱來,得句漫剞劂。
卻望同安城,惟有松郁郁。
遙知浦口晴,諸峰見明雪。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發舒州向皖口道中作寄李德叟》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發舒州向皖口道中作寄李德叟》是宋代黃庭堅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黑云平屋檐,晨夜隔星月。
黃庭堅在詩中描述了天空中的烏云平鋪在房檐之上,使得清晨和夜晚的星月被遮擋。
曉裝商旅前,冰底泥活活。
清晨商旅整裝待發,踩在冰上卻感覺泥濘般活躍。
野人攘畔耕,蹇馬不能滑。
田地上的農民艱難地耕作,馬匹在泥濘中行走艱難。
駝裘惜蒙茸,俱落水塘缺。
駝背的皮袍珍惜被雨水打濕,都有缺口漏水。
孤材小蝸舍,乞火乾履襪。
黃庭堅形容自己的住所簡陋,如同一個孤獨的蝸牛殼,請求火烘干濕漉的鞋襪。
前登極崢嶸,他日飛鳥沒。
黃庭堅表達了自己曾經攀登過高峰,但在未來可能會像飛鳥一樣消失不見。
寒花委亂草,耐凍鳴風葉。
寒花凋零,草木凌亂,但它們能夠在寒冷中頑強地抵御凍風,發出聲音。
江形篆平沙,分派回勁筆。
黃庭堅以江水的形狀來比喻自己的字體,將筆力派發到筆尖之上。
髯弟不俱來,得句漫剞劂。
黃庭堅感嘆自己的朋友李德叟沒有和他一起來到這里,只能通過詩句表達自己的心情。
卻望同安城,惟有松郁郁。
黃庭堅望向同安城,只見松樹郁郁蔥蔥,給他帶來一些安慰。
遙知浦口晴,諸峰見明雪。
遠遠地了解到浦口的天氣晴朗,山峰上的積雪清晰可見。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身處舒州向皖口道中的情景,通過對自然環境和個人感受的描寫,表達了黃庭堅寂寞、無奈、堅韌的心境。他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展示了大自然的不同面貌和人與自然的交互關系,同時也呈現了作者的內心世界和對友誼的思念之情。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詞句傳達出作者深深的思考和感慨,展示了黃庭堅獨特的寫作風格和情感表達能力。
“晨夜隔星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ā shū zhōu xiàng wǎn kǒu dào zhōng zuò jì lǐ dé sǒu
發舒州向皖口道中作寄李德叟
hēi yún píng wū yán, chén yè gé xīng yuè.
黑云平屋檐,晨夜隔星月。
xiǎo zhuāng shāng lǚ qián, bīng dǐ ní huó huó.
曉裝商旅前,冰底泥活活。
yě rén rǎng pàn gēng, jiǎn mǎ bù néng huá.
野人攘畔耕,蹇馬不能滑。
tuó qiú xī méng róng, jù luò shuǐ táng quē.
駝裘惜蒙茸,俱落水塘缺。
gū cái xiǎo wō shě, qǐ huǒ gān lǚ wà.
孤材小蝸舍,乞火乾履襪。
qián dēng jí zhēng róng, tā rì fēi niǎo méi.
前登極崢嶸,他日飛鳥沒。
hán huā wěi luàn cǎo, nài dòng míng fēng yè.
寒花委亂草,耐凍鳴風葉。
jiāng xíng zhuàn píng shā, fēn pài huí jìn bǐ.
江形篆平沙,分派回勁筆。
rán dì bù jù lái, dé jù màn jī jué.
髯弟不俱來,得句漫剞劂。
què wàng tóng ān chéng, wéi yǒu sōng yù yù.
卻望同安城,惟有松郁郁。
yáo zhī pǔ kǒu qíng, zhū fēng jiàn míng xuě.
遙知浦口晴,諸峰見明雪。
“晨夜隔星月”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