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春閣道轉輕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延春閣道轉輕雷”全詩
想得天香隨御所,延春閣道轉輕雷。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奉同公擇作揀芽詠》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同公擇作揀芽詠》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赤囊歲上雙龍璧,
曾見前朝盛事來。
想得天香隨御所,
延春閣道轉輕雷。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繪盛世和美好愿景為主題。詩人黃庭堅通過描述赤囊歲(指獻歲的紅色囊袋)上的雙龍璧(古代帝王的寶物)以及回顧過去盛世的景象,表達了對現實的向往和希望。詩人幻想著天香(指天上的花香)隨著皇帝的駕臨而飄散在宮廷中,使得延春閣的道路都變得像輕雷一樣輕盈疾行,寓意著國家繁榮昌盛,官員清廉高效。
賞析:
《奉同公擇作揀芽詠》這首詩詞展現了黃庭堅對理想盛世的向往和對官員廉潔高效的期望。詩中的赤囊歲和雙龍璧是象征皇權和繁榮的古代寶物,通過這些形象的描繪,詩人表達了自己對過去盛世的景象的追憶。詩人將天香隨御所和延春閣道轉輕雷的幻想融入詩中,傳達了他對現實的美好愿景。這首詩詞在表達對美好時代的向往的同時,也提醒了人們對官員廉潔執政的期望,希望能夠實現社會的繁榮和國家的安寧。
黃庭堅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他的詩詞作品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而著稱。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意象豐富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美好愿景的追求和對政治清明的期望,同時也展示了他對過去盛世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憧憬。
“延春閣道轉輕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tóng gōng zé zuò jiǎn yá yǒng
奉同公擇作揀芽詠
chì náng suì shàng shuāng lóng bì, céng jiàn qián cháo shèng shì lái.
赤囊歲上雙龍璧,曾見前朝盛事來。
xiǎng dé tiān xiāng suí yù suǒ, yán chūn gé dào zhuǎn qīng léi.
想得天香隨御所,延春閣道轉輕雷。
“延春閣道轉輕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