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自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莫非自己”全詩
作如是觀,可謂明矣。
菁菁翠竹,來者得眼。
其不得者,我亦無簡。
助發此觀,亦有風雨。
若問軒名,請與竹語。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歸宗茶堂森明軒頌》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歸宗茶堂森明軒頌》是宋代黃庭堅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萬竹森然,莫非自己。
數不盡的竹子郁郁蔥蔥,難道它們不是自己的本性嗎?
作如是觀,可謂明矣。
以這樣的方式觀察,可以說是明智的。
菁菁翠竹,來者得眼。
郁郁蔥蔥的翠綠竹子,來者都能欣賞到它們的美。
其不得者,我亦無簡。
不能領悟它們之美的人,我也無法用簡單的言辭來表達。
助發此觀,亦有風雨。
助我領悟這種觀念的,也有風雨之時。
若問軒名,請與竹語。
如果想知道軒的名字,請與竹子對話。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竹子的景象,表達了黃庭堅對竹子的贊美和欽佩之情。他認為竹子自然生長,形成了茂密的竹林,展現出自己的本性。通過對竹子的觀察,他得出了一種明智的見解。他欣賞竹子的翠綠,認為來到這里的人都能欣賞到竹子的美麗。然而,他也承認有些人可能無法領悟竹子之美,這是一種無法用簡單言辭表達的感受。同時,他提到了助他領悟這種觀念的困難和挑戰。最后,他暗示如果有人想知道這個茶堂的名字,應該向竹子詢問,因為竹子是這個茶堂的靈感來源。
這首詩詞通過對竹子的描繪和贊美,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感悟和敬畏之情。它也暗示了人們應該虛心向自然學習,并通過與自然對話來獲得智慧和啟示。整體上,這首詩詞展現了黃庭堅對自然界的敏感和對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的思考。
“莫非自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ī zōng chá táng sēn míng xuān sòng
歸宗茶堂森明軒頌
wàn zhú sēn rán, mò fēi zì jǐ.
萬竹森然,莫非自己。
zuò rú shì guān, kě wèi míng yǐ.
作如是觀,可謂明矣。
jīng jīng cuì zhú, lái zhě dé yǎn.
菁菁翠竹,來者得眼。
qí bù dé zhě, wǒ yì wú jiǎn.
其不得者,我亦無簡。
zhù fā cǐ guān, yì yǒu fēng yǔ.
助發此觀,亦有風雨。
ruò wèn xuān míng, qǐng yǔ zhú yǔ.
若問軒名,請與竹語。
“莫非自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