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冰日已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河冰日已銷”全詩
河冰日已銷,漫漫春水流。
寒梅未破萼,芳草綠猶稠。
歲月不我還,念此人生浮。
高車無完輪,積水有覆舟。
鹿門不返者,誰得從之游。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同宋景瞻分題汴上行》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同宋景瞻分題汴上行》是宋代詩人黃庭堅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思考,以及對友誼和人情的感慨。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風何時來,堤柳芳且柔。
河冰日已銷,漫漫春水流。
寒梅未破萼,芳草綠猶稠。
歲月不我還,念此人生浮。
高車無完輪,積水有覆舟。
鹿門不返者,誰得從之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脆弱短暫的感慨。
詩的開頭兩句“東風何時來,堤柳芳且柔”,表現了詩人對春天的期盼,東風代表著春天的到來,而柔軟的堤柳則增添了春天的氣息。接著,“河冰日已銷,漫漫春水流”,描繪了冰雪消融,春水開始流淌的景象,象征著冬天的結束和春天的來臨。
接下來的兩句“寒梅未破萼,芳草綠猶稠”,表現了春天初至時的景象,寒梅還未開放,但已經有了綠意盎然的芳草。這里可以理解為寒梅象征著美好的事物尚未展開,芳草象征著美好的事物已經開始生長。
然后是“歲月不我還,念此人生浮”,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時光的感慨。歲月無法倒流,人生如浮云般短暫,這讓詩人產生了對光陰流逝的思考和珍惜生命的情感。
最后兩句“高車無完輪,積水有覆舟。鹿門不返者,誰得從之游”,引用了典故,表達了對友誼和人情的思念。高車無完好的車輪,積水有翻覆船只的危險,鹿門不返指的是鹿門山的故事中楊虞卿不回家的情節。這些都暗示了友誼易逝,人情難測,詩人思念那些已經離去的朋友,不知道誰能繼續陪伴自己一起游歷人生的旅途。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友誼和人情的思念。詩人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現了對生命的思考和對人情世故的感慨,體現了宋代詩人黃庭堅獨特的詩境和情感。
“河冰日已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sòng jǐng zhān fēn tí biàn shàng xíng
同宋景瞻分題汴上行
dōng fēng hé shí lái, dī liǔ fāng qiě róu.
東風何時來,堤柳芳且柔。
hé bīng rì yǐ xiāo, màn màn chūn shuǐ liú.
河冰日已銷,漫漫春水流。
hán méi wèi pò è, fāng cǎo lǜ yóu chóu.
寒梅未破萼,芳草綠猶稠。
suì yuè bù wǒ hái, niàn cǐ rén shēng fú.
歲月不我還,念此人生浮。
gāo chē wú wán lún, jī shuǐ yǒu fù zhōu.
高車無完輪,積水有覆舟。
lù mén bù fǎn zhě, shuí dé cóng zhī yóu.
鹿門不返者,誰得從之游。
“河冰日已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