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借問誰家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有人借問誰家曲”全詩
如來無簡擇,清鏡坦然平。
有人借問誰家曲,眨目眉毛何似生。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圓通璣禪師贊》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圓通璣禪師贊》
朝代:宋代
作者:黃庭堅
譯文:
諸法坐處坐,
諸佛行處行。
如來無簡擇,
清鏡坦然平。
有人借問誰家曲,
眨目眉毛何似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黃庭堅贊美圓通璣禪師的作品。圓通璣禪師是宋代著名的佛教禪師,他以其純凈和平靜的心境而聞名。
詩的開頭兩句表達了禪師的修行境界:“諸法坐處坐,諸佛行處行。”這里的“諸法”指的是一切事物和現象,意味著禪師能夠在這些事物中靜坐,不受其干擾;而“諸佛行處行”則表示禪師在行動中能夠表現出佛陀的智慧和慈悲。
接下來的兩句“如來無簡擇,清鏡坦然平”強調禪師的心境如同一面清澈的鏡子,不因外界的干擾而有所偏頗。如來是佛教中的一個稱謂,這里指禪師的心境如同如來般無所偏好,平等對待一切。
最后兩句“有人借問誰家曲,眨目眉毛何似生”是黃庭堅對禪師的贊嘆之詞。詩中的“曲”是指曲藝,而這里用來比喻世俗的紛擾和娛樂。禪師對這些世俗的事物不以為然,仿佛眨眼或眉毛動作一般平靜自然,與生俱來。
整首詩通過簡練而富有哲理的語言,表達了圓通璣禪師的境界和內心的平和。禪師超越了世俗的紛擾,保持著內心的寧靜和均衡,展現了佛教智慧和慈悲的境地。這首詩也啟迪人們,讓我們思考如何在喧囂的世界中尋找內心的安寧和智慧。
“有人借問誰家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án tōng jī chán shī zàn
圓通璣禪師贊
zhū fǎ zuò chù zuò, zhū fú xíng chǔ xíng.
諸法坐處坐,諸佛行處行。
rú lái wú jiǎn zé, qīng jìng tǎn rán píng.
如來無簡擇,清鏡坦然平。
yǒu rén jiè wèn shuí jiā qū, zhǎ mù méi máo hé sì shēng.
有人借問誰家曲,眨目眉毛何似生。
“有人借問誰家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