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偶與木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土偶與木偶”全詩
石羊臥荒草,一世如蜉蝣。
絲成蠶自縛,智成龜自囚。
竹箭天與美,豈愿作嚆矢。
匏枯中笙竽,不用系墻隅。
土偶與木偶,未用相賢愚。
革轍要合道,覆車還不好。
木訥赤子心,百巧令人老。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古意贈鄭彥能八音歌》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意贈鄭彥能八音歌》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金欲百鏈剛,不欲繞指柔。
石羊臥荒草,一世如蜉蝣。
絲成蠶自縛,智成龜自囚。
竹箭天與美,豈愿作嚆矢。
匏枯中笙竽,不用系墻隅。
土偶與木偶,未用相賢愚。
革轍要合道,覆車還不好。
木訥赤子心,百巧令人老。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對比和隱喻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于堅持和自由的思考。詩中的形象和意象描繪了一種堅定的態度和對世俗束縛的反思。每一句都表達了作者的獨特見解,同時也暗含了一種對人生和人性的思考。
賞析:
1. 金欲百鏈剛,不欲繞指柔:金屬鏈條本身堅硬,不愿被繞在手指上,表達了作者對于堅定的態度和不屈的意志。
2. 石羊臥荒草,一世如蜉蝣:石羊是指古代墓葬中的羊形石像,臥在荒草之中,象征人生的短暫和無常。
3. 絲成蠶自縛,智成龜自囚:蠶吐絲自縛在繭中,智者將自己囚禁于知識之中,表達了作者對于束縛和限制的思考。
4. 竹箭天與美,豈愿作嚆矢:竹箭是指普通的箭,而嚆矢則是指天子用的特制箭,表達了作者不愿追求權勢和虛榮的態度。
5. 匏枯中笙竽,不用系墻隅:匏是一種葫蘆,枯萎了的葫蘆中裝著笙和竽,但卻不被用于裝飾墻角,表達了作者對于虛華和功利的反思。
6. 土偶與木偶,未用相賢愚:土偶和木偶都是手工藝品,但未被用來區分賢愚之人,表達了作者對于人們盲目評價他人的思考。
7. 革轍要合道,覆車還不好:革轍是指車輪上的外層皮革,要修復車轍才能行進,但修復后車輛仍然不好,表達了作者對于改良和修補的懷疑。
8. 木訥赤子心,百巧令人老:木訥的人內心純真,百巧的人卻容易衰老,表達了作者對于簡樸和純真的謳歌。
這首詩詞通過對比和隱喻的手法,傳遞了作者對于堅持自我、追求真實和純粹的思考。詩中的形象和意象描繪了作者對于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表達了一種獨立思考和自由意志的精神。這首詩詞在形式上簡潔明快,語言凝煉精煉煉,意境深遠,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對人性的反思都蘊含其中。它呈現出一種獨立思考和追求真實的精神,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于世俗束縛和虛華功利的批判。這首詩詞在宋代文學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也是黃庭堅文學創作風格的典型代表之一。
“土偶與木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yì zèng zhèng yàn néng bā yīn gē
古意贈鄭彥能八音歌
jīn yù bǎi liàn gāng, bù yù rào zhǐ róu.
金欲百鏈剛,不欲繞指柔。
shí yáng wò huāng cǎo, yī shì rú fú yóu.
石羊臥荒草,一世如蜉蝣。
sī chéng cán zì fù, zhì chéng guī zì qiú.
絲成蠶自縛,智成龜自囚。
zhú jiàn tiān yǔ měi, qǐ yuàn zuò hāo shǐ.
竹箭天與美,豈愿作嚆矢。
páo kū zhōng shēng yú, bù yòng xì qiáng yú.
匏枯中笙竽,不用系墻隅。
tǔ ǒu yǔ mù ǒu, wèi yòng xiāng xián yú.
土偶與木偶,未用相賢愚。
gé zhé yào hé dào, fù chē hái bù hǎo.
革轍要合道,覆車還不好。
mù nè chì zǐ xīn, bǎi qiǎo lìng rén lǎo.
木訥赤子心,百巧令人老。
“土偶與木偶”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