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波應萬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尺波應萬假”全詩
云銜七曜起,雨拂九門來。
綸閣飛絲度,龍渠激霤回。
色翻池上藻,香裛鼎前杯。
湘燕皆舒翼,沙鱗豈曝腮。
尺波應萬假,虞海載沿洄。
分類:
作者簡介(錢起)
《中書遇雨》錢起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書遇雨》是唐代詩人錢起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生動的描寫表現了一場期待已久的雨的到來,及其給人們帶來的喜悅與舒暢。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濟旱惟宸慮,為霖即上臺。
云銜七曜起,雨拂九門來。
綸閣飛絲度,龍渠激霤回。
色翻池上藻,香裛鼎前杯。
湘燕皆舒翼,沙鱗豈曝腮。
尺波應萬假,虞海載沿洄。
詩意:
此詩以寫景的方式,描述了一場久旱之后終于迎來雨水的情景。詩人在字里行間抒發了對雨水的盼望與期待,以及雨水帶來的宜人景象。通過描繪,詩詞向讀者傳遞了一種草木欣欣、大地重拾生機的喜悅和舒暢。
賞析:
《中書遇雨》以清新的筆觸、精細的描寫,將雨水帶來的變化與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首節描述雨水的降臨,用“云銜七曜起,雨拂九門來”表現了天空云層的起伏和雨水的普遍降臨,賦予了雨水一種神奇的力量。
第二節描述的是雨水的滋潤,通過“綸閣飛絲度,龍渠激霤回”描繪了雨水如絲般的細密和水流的巧妙返轉,讓人感受到蓬勃生機與希望。
第三節描述了雨水給自然界帶來的改變,以“色翻池上藻,香裛鼎前杯”表現了雨水給草木花卉帶來的勃勃生機和植物的香氣彌漫,使讀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能量。
最后兩節通過“湘燕皆舒翼,沙鱗豈曝腮”以及“尺波應萬假,虞海載沿洄”這兩個比喻,表達了雨水給動物帶來的舒展和安全感,也展示了雨水帶給人們的歡樂與驚喜。
整首詩以形象生動的描寫呈現出雨水的與眾不同,通過詩人的抒發和轉折使得這首詩升華為對自然界變化的贊美,也展示了人與自然的共生關系。
“尺波應萬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ng shū yù yǔ
中書遇雨
jì hàn wéi chén lǜ, wèi lín jí shàng tái.
濟旱惟宸慮,為霖即上臺。
yún xián qī yào qǐ, yǔ fú jiǔ mén lái.
云銜七曜起,雨拂九門來。
lún gé fēi sī dù, lóng qú jī liù huí.
綸閣飛絲度,龍渠激霤回。
sè fān chí shàng zǎo, xiāng yì dǐng qián bēi.
色翻池上藻,香裛鼎前杯。
xiāng yàn jiē shū yì, shā lín qǐ pù sāi.
湘燕皆舒翼,沙鱗豈曝腮。
chǐ bō yīng wàn jiǎ, yú hǎi zài yán huí.
尺波應萬假,虞海載沿洄。
“尺波應萬假”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