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與兒童駕小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留與兒童駕小車”全詩
忍令無罪充庖宰,留與兒童駕小車。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戲答張秘監饋羊》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戲答張秘監饋羊》
細肋柔毛飽臥沙,
煩公遣騎送寒家。
忍令無罪充庖宰,
留與兒童駕小車。
中文譯文:
羊兒細腰柔毛,飽食沙地臥,
煩勞公人派騎士,送來給我寒家。
我忍心讓無罪之羊被宰殺,
留下給孩童,讓他們駕著小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黃庭堅的作品,題目為《戲答張秘監饋羊》。詩中描繪了一個場景,詩人收到了一只羊作為贈禮,羊細腰柔毛,飽食沙地而臥。詩人感到有些煩惱,因為為了將羊送給他,有人專門派遣了騎士前來,這讓他感到不安。然而,詩人并不忍心讓這只無辜的羊被宰殺,而是決定留下來給孩童們,讓他們駕著小車玩耍。
這首詩表達了黃庭堅對生命的珍視和對無辜生命的保護之情。詩人通過描寫羊兒的細腰柔毛和飽食臥沙的情景,展現了羊兒的可愛和純真。他對送羊者派遣騎士的煩惱和不安,體現了他對于無辜生命的關切和擔憂。最后,詩人決定將羊兒留給孩童們,讓他們駕著小車,傳達了對孩童天真無邪和對生命的尊重。
這首詩既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又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生命的思考。它通過細膩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溫馨而深遠的意境,引發讀者對于生命、人性和責任的思考。同時,詩中的情感和形象也展示了黃庭堅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思想情懷。
“留與兒童駕小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ì dá zhāng mì jiān kuì yáng
戲答張秘監饋羊
xì lē róu máo bǎo wò shā, fán gōng qiǎn qí sòng hán jiā.
細肋柔毛飽臥沙,煩公遣騎送寒家。
rěn lìng wú zuì chōng páo zǎi, liú yǔ ér tóng jià xiǎo chē.
忍令無罪充庖宰,留與兒童駕小車。
“留與兒童駕小車”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