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來高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新月來高樹”全詩
天青印鳥跡,云黑卷犀渠。
新月來高樹,清風轉廣除。
雨師真解事,一為洗空虛。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和庭誨雨後》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庭誨雨後》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小霽臥觀書,涼軒夏簟舒。
天青印鳥跡,云黑卷犀渠。
新月來高樹,清風轉廣除。
雨師真解事,一為洗空虛。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雨后的景象和詩人的感受。雨過天晴,詩人小睡觀賞書籍,涼爽的軒門上鋪著夏日的涼席。天空湛藍,留下了鳥兒的足跡,烏云被風吹卷著像一道道犀牛的脊背。新月升起在高高的樹梢上,清風掃除了廣闊的天地間的塵埃。雨神真正解決了燥熱的問題,洗滌了空虛的心靈。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雨后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雨水的感激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詩意更加深遠。
首先,詩人以極簡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雨后的涼爽景象,通過描述涼軒夏簟的舒適和天空的青藍,展現了大自然的美好。
其次,詩中的對比手法也非常巧妙。天青和云黑形成鮮明的對比,展現了雨后天空的變化。新月的出現與清風的吹拂相對應,構成了動靜相間的對比,使整個詩篇更加生動。
最后,詩人以雨師的形象來表達對雨水的感激之情,并將雨水的作用比喻為洗滌空虛。這里的“空虛”可以理解為內心的浮躁和煩躁,雨水的降臨猶如洗滌一般,使人心靈得到凈化和安寧。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雨后景象的描繪,以及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雨水的感激之情的表達,展現了詩人對寧靜、凈化和心靈安寧的向往和追求。同時,詩中運用了精致的意象和對比手法,使整首詩充滿了美感和詩意。
“新月來高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tíng huì yǔ hòu
和庭誨雨後
xiǎo jì wò guān shū, liáng xuān xià diàn shū.
小霽臥觀書,涼軒夏簟舒。
tiān qīng yìn niǎo jī, yún hēi juǎn xī qú.
天青印鳥跡,云黑卷犀渠。
xīn yuè lái gāo shù, qīng fēng zhuǎn guǎng chú.
新月來高樹,清風轉廣除。
yǔ shī zhēn jiě shì, yī wèi xǐ kōng xū.
雨師真解事,一為洗空虛。
“新月來高樹”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