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無言一再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桃李無言一再風”全詩
人言九事八為律,儻有江船吾欲東。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寺齋睡起二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寺齋睡起二首》是宋代文人黃庭堅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第一首:
桃李無言一再風,
黃鸝惟見綠蔥蔥。
人言九事八為律,
儻有江船吾欲東。
第二首:
寺齋睡起東窗曉,
微霜初結月明高。
紅繩系宅人歸去,
白石無言水滔滔。
詩意:
這兩首詩詞描繪了黃庭堅在寺廟齋戒時的景象和心情。
第一首詩中,桃花、李花雖然無聲,卻被微風一再搖動。黃鸝鳥只見到翠綠的叢林。人們說有九事八條的戒律,但只要有江船可以乘坐,黃庭堅就愿意東行。
第二首詩中,黃庭堅在寺廟的齋戒期間早起,窗外已經是清晨的曙光。微霜初結,月亮高懸。一位住持用紅繩系住門口,等待人們歸去。白石靜默無言,水流滔滔。
賞析:
這兩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黃庭堅在寺廟齋戒時的情景與心境。通過寥寥數語,黃庭堅表達了對自然的觀察和對寺廟生活的感悟。
第一首詩中,黃庭堅通過描寫桃李花被微風吹動,展示了自然界的活力與美好。黃鸝只見到綠草叢中的一片景色,這時的黃庭堅感受到了寧靜和舒適,與自然融為一體。他提到了戒律,但表達了對自由和遠方的向往,表示只要有機會,他愿意遠行。
第二首詩中,黃庭堅在清晨醒來,感受到微霜初結和高懸的明月,展示了清新的氛圍和寧靜的寺廟生活。紅繩系住門口,象征著寺廟中人們對世俗紛擾的拒絕,期待安靜與平和。白石和水流的描寫,進一步凸顯了自然與人的和諧。
整體而言,這兩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傳遞出深邃的意境和對自然與寧靜生活的向往。黃庭堅通過對細微之處的觀察,表達了對自由和遠方的渴望,以及對寺廟生活的贊美和向往。這些作品展示了黃庭堅對自然與人文之美的敏感與感悟,同時也反映了他對世俗煩憂的超脫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態度。
“桃李無言一再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ì zhāi shuì qǐ èr shǒu
寺齋睡起二首
táo lǐ wú yán yī zài fēng, huáng lí wéi jiàn lǜ cōng cōng.
桃李無言一再風,黃鸝惟見綠蔥蔥。
rén yán jiǔ shì bā wèi lǜ, tǎng yǒu jiāng chuán wú yù dōng.
人言九事八為律,儻有江船吾欲東。
“桃李無言一再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