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夢到行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夢到行云”全詩
俗里光塵合,胸中涇渭分。
我搴江南秀,一見空馬群。
夸士慕鍾鼎,寒儒守典墳。
吾欲超萬古,乃如負山蚊。
能來商略此,趺坐對爐芬。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次韻答王韻中》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答王韻中》
有身猶縛律,無夢到行云。
俗里光塵合,胸中涇渭分。
我搴江南秀,一見空馬群。
夸士慕鍾鼎,寒儒守典墳。
吾欲超萬古,乃如負山蚊。
能來商略此,趺坐對爐芬。
中文譯文:
我身雖然受到法律的束縛,但無法夢游到行云之間。
人世間的繁華與塵囂交融,內心的清泉與濁流分明。
我撫摸著江南的秀麗風景,卻只見到空空如也的馬群。
有人夸獎那些成功的士人和權貴,寒微的儒士守護著古籍的墳墓。
我渴望超越千古,卻像是背負著山一樣微不足道。
你能夠理解我的這種商議和思慮,我們坐在一起對著爐火的香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黃庭堅的作品。詩人通過對自己的思考和感慨,表達了對現實世俗的壓抑和對理想追求的渴望。
詩的開頭,詩人抱怨自己受到法律規定的束縛,無法自由地追求內心所向往的理想。他用"有身猶縛律,無夢到行云"的形象來表達自己的困境。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現實社會的繁華與浮躁,以及自己內心的純凈與混雜之間的對立。"俗里光塵合,胸中涇渭分"表達了對社會喧囂的厭倦和對內心清靜的向往。
然后,詩人描繪了江南的美麗景色,但卻只見到空無一物的馬群。這里暗含著詩人對現實的失望和對理想世界的向往。
接著,詩人提到有人夸贊那些成功的士人和權貴,而寒微的儒士卻守護著古籍的墳墓。這反映了詩人對功利和權勢的反思,以及對知識和智慧的珍視。
最后兩句"吾欲超萬古,乃如負山蚊。能來商略此,趺坐對爐芬"表達了詩人追求超越千古的理想,但卻感到自己微不足道。詩人希望能與讀者一起交流思考,坐在一起享受爐火旁的溫暖和香氣。
整首詩通過對現實和理想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內心對自由、純凈和追求的渴望,同時也反映了他對社會現狀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無夢到行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dá wáng yùn zhōng
次韻答王韻中
yǒu shēn yóu fù lǜ, wú mèng dào xíng yún.
有身猶縛律,無夢到行云。
sú lǐ guāng chén hé, xiōng zhōng jīng wèi fēn.
俗里光塵合,胸中涇渭分。
wǒ qiān jiāng nán xiù, yī jiàn kōng mǎ qún.
我搴江南秀,一見空馬群。
kuā shì mù zhōng dǐng, hán rú shǒu diǎn fén.
夸士慕鍾鼎,寒儒守典墳。
wú yù chāo wàn gǔ, nǎi rú fù shān wén.
吾欲超萬古,乃如負山蚊。
néng lái shāng lüè cǐ, fū zuò duì lú fēn.
能來商略此,趺坐對爐芬。
“無夢到行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