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豆耘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種豆耘鋤”全詩
禾苗豆甲,狐榾兔翦。
割鵠喂鷹,烹麟啖犬。
鷹怕兔毫,犬被狐引。
狐兔相須,鷹犬相盡。
日暗天寒,禾稀豆損。
鷹犬就烹,狐兔俱哂。
分類: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田野狐兔行》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田野狐兔行》是唐代詩人元稹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田野中的種植和狩獵活動,通過生動的形象和對比,表達了人與自然、動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生存競爭。
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種豆耘鋤,種禾溝甽。
禾苗豆甲,狐榾兔翦。
割鵠喂鷹,烹麟啖犬。
鷹怕兔毫,犬被狐引。
狐兔相須,鷹犬相盡。
日暗天寒,禾稀豆損。
鷹犬就烹,狐兔俱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述田野里的種植和狩獵活動,展示了自然界中生物之間的相互依存和生存競爭的局面。詩中的各種動物形象,如豆苗、狐貍、兔子、鷹和犬等,代表了不同的角色和利益關系。
首先,詩人描述了農田里的種植活動,用詞簡練而生動。種植豆子和禾苗需要經過耕耘、插秧等繁重的勞動,而豐收后的莊稼則成為動物們的食物來源。禾苗粗壯,豆子飽滿,狐貍和兔子則是害蟲,需要被割除,以保護莊稼的生長。
然后,詩人描述了狩獵場景,使用了割鵠喂鷹、烹麟啖犬的象征性表達。鷹怕兔子的細毛,而犬被狐貍引誘,這揭示了狩獵中的相互欺騙和求生存的競爭。狐貍和兔子相互依存,而鷹和狗則互相殘殺。這種相互制約和競爭的圖景,借以反襯出人與自然的關系。
最后兩句“日暗天寒,禾稀豆損。鷹犬就烹,狐兔俱哂。”表達了農田的季節性變化和自然界的無情律。當日暮天寒,莊稼稀疏,豆子減少時,鷹和犬就會被人烹飪,而狐貍和兔子則嘲笑他們的命運。這里詩人通過描繪農事和狩獵場景,以及動物的行為,深刻表達了生存競爭的殘酷和無情。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界中種植和狩獵活動的描繪,以及動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生存競爭的對比,表達了人與自然、動物之間的復雜關系和殘酷現實。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展示了生態系統中的相互依存和競爭,同時也反映了人類與自然的關系。
“種豆耘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án yě hú tù xíng
田野狐兔行
zhǒng dòu yún chú, zhǒng hé gōu zhèn.
種豆耘鋤,種禾溝甽。
hé miáo dòu jiǎ, hú gǔ tù jiǎn.
禾苗豆甲,狐榾兔翦。
gē gǔ wèi yīng,
割鵠喂鷹,
pēng lín dàn quǎn.
烹麟啖犬。
yīng pà tù háo, quǎn bèi hú yǐn.
鷹怕兔毫,犬被狐引。
hú tù xiāng xū, yīng quǎn xiāng jǐn.
狐兔相須,鷹犬相盡。
rì àn tiān hán, hé xī dòu sǔn.
日暗天寒,禾稀豆損。
yīng quǎn jiù pēng, hú tù jù shěn.
鷹犬就烹,狐兔俱哂。
“種豆耘鋤”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