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鳥行行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野鳥行行下”全詩
野鳥行行下,漁舟兩兩歸。
只愁風俗變,不慮世情違。
舊日經行處,于今轉覺非。
分類:
作者簡介(王冕)

元代詩人、文學家、書法家、畫家王冕,字元章,號煮石山農,浙江諸暨人。出身農家。幼年喪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時間畫荷花,晚至寺院長明燈下讀書,學識深邃,能詩,青團墨梅。隱居九里山,以賣畫為生。畫梅以胭脂作梅花骨體,或花密枝繁,別具風格,亦善寫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傳是他始創。著有《竹齋集》《墨梅圖題詩》等。
《舟中雜紀 其五》王冕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舟中雜紀 其五》是元代詩人王冕所作,詩中描繪了舟中的瑣事和景物。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船中記錄(五)
蘆花隱匿在遠離岸邊的港灣,
柳樹擋住了柴屋的視線。
野鳥們一行行飛過,
漁船成雙歸來。
我只擔心風俗的改變,
不關心世情的違逆。
從前常去的場所,
如今卻感到陌生。
詩意:
這首詩以舟中的瑣事和周圍的景物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社會風俗逐漸變遷和世態炎涼的憂慮。詩中透露出對過去熟悉場所的懷念和對現實變化的失望。
賞析:
詩詞以簡短的文字勾勒出了一幅舟中景象。蘆花藏在遙遠的港灣中,柳樹隔斷了柴屋的視線,描繪了寧靜而隱蔽的環境。野鳥行行飛過,漁船成雙歸來,給人一種自然和諧的感覺。然而,詩人的心思卻不在這些景物上,而是在對風俗變遷和世情逆轉的擔憂中。他憂慮著社會的風氣逐漸改變,不再是過去的樣子;他也不關心現實世界的變化,因為他覺得與自己的內心世界相悖。詩人對過去熟悉的地方,如今卻感到陌生,這種變化讓他感到迷茫和困惑。
整首詩以簡潔的文字表達了詩人對社會變遷的憂慮和對個人內心世界的迷茫。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個人感受的對比,詩人傳達了一種對于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深思。
“野鳥行行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u zhōng zá jì qí wǔ
舟中雜紀 其五
lú huā cáng bié pǔ, liǔ shù gé chái fèi.
蘆花藏別浦,柳樹隔柴屝。
yě niǎo xíng xíng xià, yú zhōu liǎng liǎng guī.
野鳥行行下,漁舟兩兩歸。
zhǐ chóu fēng sú biàn, bù lǜ shì qíng wéi.
只愁風俗變,不慮世情違。
jiù rì jīng xíng chǔ, yú jīn zhuǎn jué fēi.
舊日經行處,于今轉覺非。
“野鳥行行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