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鴟鸮集瑯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鴟鸮集瑯軒”全詩
鸞鳳巢枳棘,鴟鸮集瑯軒。
風雷久不作,野露生微寒。
壯士萬里懷,肯謝漂母餐。
古來王佐才,多在耕釣間。
分類:
作者簡介(王冕)

元代詩人、文學家、書法家、畫家王冕,字元章,號煮石山農,浙江諸暨人。出身農家。幼年喪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時間畫荷花,晚至寺院長明燈下讀書,學識深邃,能詩,青團墨梅。隱居九里山,以賣畫為生。畫梅以胭脂作梅花骨體,或花密枝繁,別具風格,亦善寫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傳是他始創。著有《竹齋集》《墨梅圖題詩》等。
《寓意十首次敬助韻 其七》王冕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寓意十首次敬助韻 其七》是元代王冕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對比的手法描繪了社會的種種現象和人們的不同態度,并通過寫景、寓意和贊美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蠻觸雜奔競,
蠅蚋紛爭喧。
鸞鳳巢枳棘,
鴟鸮集瑯軒。
風雷久不作,
野露生微寒。
壯士萬里懷,
肯謝漂母餐。
古來王佐才,
多在耕釣間。
詩詞通過描繪蠻荒觸動和混亂奔競的景象,以及蠅蚋紛爭喧囂的情景,展現了社會的動蕩和喧囂。鸞鳳巢在枳棘之中、鴟鸮聚集在瑯軒之上,形象地表達了美好事物受到困擾和干擾的境況。
接著,詩中描述了風雷久違不作、野露帶來微寒的景象。這里的風雷象征著正義和力量,而它們的缺失使得世間缺乏秩序和活力。而野露的微寒則暗示著歲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壯士懷揣著遠大抱負,卻不肯忘記漂母,感恩養育之恩。作者通過贊美壯士,暗示了在平凡的農耕和漁獵之間,也孕育著希望和潛力。這與歷史上許多偉大的王佐之才出身于平民、務農的背景相呼應。
綜合來看,這首詩詞通過對社會現象的描繪,寓意和贊美,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動蕩的憂慮和對普通人才能的贊揚,既有現實意義,也有啟示意義。
“鴟鸮集瑯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yì shí shǒu cì jìng zhù yùn qí qī
寓意十首次敬助韻 其七
mán chù zá bēn jìng, yíng ruì fēn zhēng xuān.
蠻觸雜奔競,蠅蚋紛爭喧。
luán fèng cháo zhǐ jí, chī xiāo jí láng xuān.
鸞鳳巢枳棘,鴟鸮集瑯軒。
fēng léi jiǔ bù zuò, yě lù shēng wēi hán.
風雷久不作,野露生微寒。
zhuàng shì wàn lǐ huái, kěn xiè piào mǔ cān.
壯士萬里懷,肯謝漂母餐。
gǔ lái wáng zuǒ cái, duō zài gēng diào jiān.
古來王佐才,多在耕釣間。
“鴟鸮集瑯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