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憐蘼蕪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卻憐蘼蕪草”全詩
良工豈不偶?中心類寒灰。
卻憐蘼蕪草,遍滿黃金臺。
分類:
作者簡介(王冕)

元代詩人、文學家、書法家、畫家王冕,字元章,號煮石山農,浙江諸暨人。出身農家。幼年喪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時間畫荷花,晚至寺院長明燈下讀書,學識深邃,能詩,青團墨梅。隱居九里山,以賣畫為生。畫梅以胭脂作梅花骨體,或花密枝繁,別具風格,亦善寫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傳是他始創。著有《竹齋集》《墨梅圖題詩》等。
《寓意十首次敬助韻 其五》王冕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寓意十首次敬助韻 其五》是元代王冕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青松歲寒物,詎比蒲柳才?
冰霜雖剝蝕,疏花應時開。
良工豈不偶?中心類寒灰。
卻憐蘼蕪草,遍滿黃金臺。
中文譯文:
青松在寒冷的歲月中依然茁壯,怎能與蒲柳相比的才華?
冰霜雖然剝蝕,但疏花依然在適當的時候綻放。
優秀的人才豈會不被偶然發現?中心的才華如同寒灰。
然而,我卻憐惜那些默默無聞的蘼蕪草,它們遍布在黃金臺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青松和蒲柳的對比,表達了對才華的思考。青松代表了那些在困難環境中依然堅韌茁壯的人才,而蒲柳則象征了那些才華橫溢但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的人。詩人通過冰霜剝蝕和疏花綻放的描寫,強調了優秀的人才即使經歷了困難和挫折,也能在適當的時候展現出自己的才華。
詩中提到的“良工”指的是那些有才華的人,他們的才華不會被埋沒,而是會在適當的時機被發現和賞識。然而,詩人卻憐惜那些默默無聞的蘼蕪草,它們雖然不被人們所重視,但卻在黃金臺上遍布,給人以一種平凡而真實的美感。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界中的青松、蒲柳、冰霜和花朵的描寫,抒發了對人才的思考和對默默無聞者的關懷。它呈現了一種對于才華的珍視和對于平凡之美的贊美,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于人生和社會的思考。
“卻憐蘼蕪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yì shí shǒu cì jìng zhù yùn qí wǔ
寓意十首次敬助韻 其五
qīng sōng suì hán wù, jù bǐ pú liǔ cái? bīng shuāng suī bō shí, shū huā yìng shí kāi.
青松歲寒物,詎比蒲柳才?冰霜雖剝蝕,疏花應時開。
liáng gōng qǐ bù ǒu? zhōng xīn lèi hán huī.
良工豈不偶?中心類寒灰。
què lián mí wú cǎo, biàn mǎn huáng jīn tái.
卻憐蘼蕪草,遍滿黃金臺。
“卻憐蘼蕪草”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