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龍出洞聽猿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驅龍出洞聽猿啼”全詩
山連天目孤云下,潮上江頭海日低。
送客過溪驚虎嘯,驅龍出洞聽猿啼。
何時與我同清賞?凈取山泉煮木雞。
分類:
作者簡介(王冕)

元代詩人、文學家、書法家、畫家王冕,字元章,號煮石山農,浙江諸暨人。出身農家。幼年喪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時間畫荷花,晚至寺院長明燈下讀書,學識深邃,能詩,青團墨梅。隱居九里山,以賣畫為生。畫梅以胭脂作梅花骨體,或花密枝繁,別具風格,亦善寫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傳是他始創。著有《竹齋集》《墨梅圖題詩》等。
《送僧歸錢塘》王冕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僧歸錢塘》是元代王冕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故國荒涼草樹迷,
春風猶記舊沙堤。
山連天目孤云下,
潮上江頭海日低。
送客過溪驚虎嘯,
驅龍出洞聽猿啼。
何時與我同清賞?
凈取山泉煮木雞。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送別僧人歸去的情景。詩人感嘆故國的荒涼景象,草木茂盛,使人迷失方向。然而,春風依然記得舊時的沙堤景色。山脈連綿不斷,孤云低垂在天目山下,潮水漲上江頭,海上的太陽漸漸西沉。在送客過溪的時候,虎的咆哮聲驚動了詩人,而驅趕龍出洞的聲音則讓他聽到了猿猴的啼聲。詩人思索著何時能與他人一同欣賞這清幽的景色,一同品嘗山泉煮的美味木雞。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荒涼的故國和壯麗的山水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故國的思念之情。詩人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壯麗和詩人內心的悲涼。詩中的虎嘯和猿啼,象征著山林中的野性和自由,與人類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清幽山水和美食的向往,展示了他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整首詩詞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間。
“驅龍出洞聽猿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ēng guī qián táng
送僧歸錢塘
gù guó huāng liáng cǎo shù mí, chūn fēng yóu jì jiù shā dī.
故國荒涼草樹迷,春風猶記舊沙堤。
shān lián tiān mù gū yún xià, cháo shàng jiāng tóu hǎi rì dī.
山連天目孤云下,潮上江頭海日低。
sòng kè guò xī jīng hǔ xiào, qū lóng chū dòng tīng yuán tí.
送客過溪驚虎嘯,驅龍出洞聽猿啼。
hé shí yǔ wǒ tóng qīng shǎng? jìng qǔ shān quán zhǔ mù jī.
何時與我同清賞?凈取山泉煮木雞。
“驅龍出洞聽猿啼”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