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儂親對玉棺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許儂親對玉棺眠”全詩
償得三生幽怨否,許儂親對玉棺眠。
分類:
作者簡介(龔自珍)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者。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48歲辭官南歸,次年暴卒于江蘇丹陽云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為《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15首。
《已亥雜詩 187》龔自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已亥雜詩 187》是清代詩人龔自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云英未嫁損華年,
心緒曾憑阿母傳。
償得三生幽怨否,
許儂親對玉棺眠。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的愛情遭遇和命運的思考。詩中的云英是指詩人自己,她因為未能嫁人而損失了青春年華。詩人曾經通過母親的教誨和傳授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詩人在思考自己是否能夠在來世中彌補前世的遺憾和怨恨,最后希望與心愛的人在來世能夠親密相伴,直到永遠。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對愛情的渴望。詩人通過描述自己未能嫁人的遭遇,表達了對于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于青春的珍惜。詩中提到的阿母是指詩人的母親,她在詩人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導和支持作用。詩人思考自己是否能夠在來世中得到補償,表達了對于命運的思考和對于前世遺憾的悔恨。最后,詩人希望與心愛的人在來世能夠永遠在一起,表達了對于真摯愛情的向往和追求。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于命運的思考。它展現了詩人對于愛情和生命的矛盾感受,以及對于來世的期待和追求。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許儂親對玉棺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ǐ hài zá shī 187
已亥雜詩 187
yún yīng wèi jià sǔn huá nián, xīn xù céng píng ā mǔ chuán.
云英未嫁損華年,心緒曾憑阿母傳。
cháng dé sān shēng yōu yuàn fǒu, xǔ nóng qīn duì yù guān mián.
償得三生幽怨否,許儂親對玉棺眠。
“許儂親對玉棺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