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書卷尾亦是三生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遂書卷尾亦是三生影”全詩
亦是三生影,同聽一杵鐘。
挑燈人海外,拔劍夢魂中。
雪色憚恩怨,詩聲破苦空。
明朝客盈座,誰言去年蹤。
分類:
作者簡介(龔自珍)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者。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48歲辭官南歸,次年暴卒于江蘇丹陽云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為《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15首。
《辛巳除夕與彭同年同宿道觀中,彭出平生詩,》龔自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辛巳除夕與彭同年同宿道觀中,彭出平生詩》是清代詩人龔自珍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辛巳除夕夜與彭同年同宿道觀中,
彭展示了他一生的詩作,
讀完之后,我們一起聽著道觀里的鐘聲。
挑燈的人在海外,
我在夢中拔劍。
雪色使人厭倦恩怨,
詩聲穿透了苦空。
明天早晨,客人將會坐滿座位,
誰會提及去年的蹤跡呢?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辛巳年除夕夜,詩人龔自珍與彭同年一起在道觀中度過的情景。彭展示了他一生的詩作,而詩人讀完后,與彭一起聆聽道觀里的鐘聲。詩人在海外挑燈,意味著他身處異鄉,思念故土。他在夢中拔劍,表達了他內心的堅定和不屈。雪色使人對恩怨感到厭倦,詩聲則穿透了苦空,表達了詩人對于世俗紛爭的超脫和追求真理的渴望。最后兩句表達了明天早晨,道觀將會迎來客人,但誰會提及去年的蹤跡呢,暗示了人們對過去的遺忘和對未來的期待。
賞析:
這首詩詞以辛巳年除夕夜為背景,通過描繪詩人與彭同年在道觀中的相聚,展示了詩人對于詩歌和人生的思考。詩人通過讀彭同年的詩作,感受到了詩歌的力量和魅力,與彭一起聆聽道觀鐘聲,象征著他們對于傳統文化的共同追求和對于精神世界的共鳴。詩人在海外挑燈,表達了他身處異鄉的孤獨和思鄉之情,而在夢中拔劍,則展示了他內心的堅定和對于理想的追求。詩中的雪色憚恩怨,表達了詩人對于世俗紛爭的疲倦和對于純粹的追求,而詩聲破苦空,則表達了詩人對于真理和美的追求。最后兩句則展示了人們對于過去的遺忘和對于未來的期待,呈現了一種對于新年的希望和對于未來的向往。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詩歌、人生和理想的思考,展示了他對于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對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遂書卷尾亦是三生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n sì chú xī yǔ péng tóng nián tóng sù dào guàn zhōng, péng chū píng shēng shī,
辛巳除夕與彭同年同宿道觀中,彭出平生詩,
dú zhī jìng yè, suì shū juàn wěi
讀之竟夜,遂書卷尾
yì shì sān shēng yǐng, tóng tīng yī chǔ zhōng.
亦是三生影,同聽一杵鐘。
tiǎo dēng rén hǎi wài, bá jiàn mèng hún zhōng.
挑燈人海外,拔劍夢魂中。
xuě sè dàn ēn yuàn, shī shēng pò kǔ kōng.
雪色憚恩怨,詩聲破苦空。
míng cháo kè yíng zuò, shuí yán qù nián zōng.
明朝客盈座,誰言去年蹤。
“遂書卷尾亦是三生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