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聞閉眼三千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聲聞閉眼三千劫”全詩
聲聞閉眼三千劫,悔慕人天大法王。
分類:
作者簡介(龔自珍)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者。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48歲辭官南歸,次年暴卒于江蘇丹陽云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為《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15首。
《已亥雜詩 90》龔自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已亥雜詩 90》是清代詩人龔自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過百由旬煙水長,
釋迦老子怨津梁。
聲聞閉眼三千劫,
悔慕人天大法王。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龔自珍對人生和宇宙的思考和感慨。詩中提到了佛教和道教的兩位創始人釋迦牟尼和老子,以及他們對人間世事的怨懟。詩人通過這些形象,表達了對人生的疑問和對超越塵世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宇宙的思考。首句“過百由旬煙水長”,意味著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詩人通過這句話,表達了對光陰易逝的感慨。
接下來的兩句“釋迦老子怨津梁”,表達了詩人對佛教和道教創始人的思考。釋迦牟尼和老子都是追求超越塵世的智者,但他們對人間世事的怨懟,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苦難。
最后兩句“聲聞閉眼三千劫,悔慕人天大法王”,表達了詩人對超越塵世的向往和對大智慧的追求。聲聞是佛教中修行者的稱號,閉眼三千劫意味著修行者在長時間的修行中獲得智慧。詩人悔慕人天大法王,表達了對智慧和境界的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佛教和道教的形象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宇宙的思考和感慨,以及對超越塵世的向往和對智慧的追求。
“聲聞閉眼三千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ǐ hài zá shī 90
已亥雜詩 90
guò bǎi yóu xún yān shuǐ zhǎng, shì jiā lǎo zi yuàn jīn liáng.
過百由旬煙水長,釋迦老子怨津梁。
shēng wén bì yǎn sān qiān jié, huǐ mù rén tiān dà fǎ wáng.
聲聞閉眼三千劫,悔慕人天大法王。
“聲聞閉眼三千劫”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七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