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寒洛汭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初寒洛汭宮”全詩
翠華雖脈脈,佳氣自蔥蔥。
闕角日華白,苑墻霜葉紅。
都人心望幸,注目不離東。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和張文裕安寒十首》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張文裕安寒十首》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何處初寒好,初寒洛汭宮。
翠華雖脈脈,佳氣自蔥蔥。
闕角日華白,苑墻霜葉紅。
都人心望幸,注目不離東。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初寒時節洛汭宮的景色。詩人通過描寫宮殿的美麗和自然景觀的變化,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對東方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以洛汭宮為背景,通過描繪初寒時節的景色,展示了宮殿的壯麗和自然景觀的變化。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詩詞更加生動。
首句“何處初寒好,初寒洛汭宮”表達了詩人對初寒時節的喜愛,以及洛汭宮在這個季節的美麗。接著,“翠華雖脈脈,佳氣自蔥蔥”描繪了宮殿的翠綠華麗和空氣中的芳香氣息。
下一句“闕角日華白,苑墻霜葉紅”通過對宮殿建筑和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示了初寒時節的變化。宮殿的屋角反射著白色的陽光,苑墻上的葉子則被霜染成紅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最后兩句“都人心望幸,注目不離東”表達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東方的追求。詩人通過描繪洛汭宮的美景,表達了對美好生活和追求的渴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洛汭宮初寒景色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對東方的向往,同時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詩詞更加生動。
“初寒洛汭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āng wén yù ān hán shí shǒu
和張文裕安寒十首
hé chǔ chū hán hǎo, chū hán luò ruì gōng.
何處初寒好,初寒洛汭宮。
cuì huá suī mò mò, jiā qì zì cōng cōng.
翠華雖脈脈,佳氣自蔥蔥。
quē jiǎo rì huá bái, yuàn qiáng shuāng yè hóng.
闕角日華白,苑墻霜葉紅。
dōu rén xīn wàng xìng, zhù mù bù lí dōng.
都人心望幸,注目不離東。
“初寒洛汭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