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為簪組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空為簪組羞”全詩
直取云山笑,空為簪組羞。
浮沉乖俗好,隱顯拙身謀。
惆悵臨清鑒,霜毛不待秋。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自嘲》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嘲》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司馬光。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英名愧終賈,
高節謝巢由。
直取云山笑,
空為簪組羞。
浮沉乖俗好,
隱顯拙身謀。
惆悵臨清鑒,
霜毛不待秋。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司馬光對自己的自嘲之情。他感到自己的英名無法與賈誼相比,高尚的節操卻無法與巢由相媲美。他直言自己的追求和努力只能引來云山的嘲笑,而無法得到榮耀和尊重。他感到自己的浮沉不定與世俗的喜好相背離,他的才華和智謀被隱藏起來,而自己的愚拙卻暴露無遺。他對自己的現狀感到惆悵,仿佛在鏡子前審視自己,發現自己的頭發已經有了霜毛,而秋天還未到來。
賞析:
《自嘲》這首詩詞展現了司馬光的自謙和自嘲之情。他以自己與賈誼、巢由等歷史名人相比較,表達了自己的不足和無法達到他們的高度。他的詩詞中透露出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更注重追求內心的高尚和真實。他的自嘲和自省,展示了他對自己的清醒認知和對人生的深思。
這首詩詞運用了簡練的語言和明快的節奏,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無奈。通過對自己的自嘲,司馬光展示了他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對自身的審視。這首詩詞既有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有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批判,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空為簪組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cháo
自嘲
yīng míng kuì zhōng jiǎ, gāo jié xiè cháo yóu.
英名愧終賈,高節謝巢由。
zhí qǔ yún shān xiào, kōng wèi zān zǔ xiū.
直取云山笑,空為簪組羞。
fú chén guāi sú hǎo, yǐn xiǎn zhuō shēn móu.
浮沉乖俗好,隱顯拙身謀。
chóu chàng lín qīng jiàn, shuāng máo bù dài qiū.
惆悵臨清鑒,霜毛不待秋。
“空為簪組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