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春舉目多愁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殘春舉目多愁思”全詩
殘春舉目多愁思,休上迢迢百尺樓。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次韻和復古春日五絕句》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和復古春日五絕句》是宋代司馬光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燕拂人衣絮撲頭,
紅英滿地綠陰稠。
殘春舉目多愁思,
休上迢迢百尺樓。
中文譯文:
燕子掠過人的衣袖,細碎的絮毛撲打著頭頂,
紅色的花瓣鋪滿地面,綠蔭濃密。
殘余的春天,抬頭望去,心中充滿憂愁思緒,
不要再上那高高的百尺樓了。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日的景象。燕子飛過時,它們的絨毛會拂過人的衣袖,給人一種輕盈的感覺。地面上鋪滿了紅色的花瓣,綠蔭也很濃密。然而,盡管春天還未完全過去,但作者的心情卻充滿了憂愁和思緒。最后,他勸告自己不要再上那高高的百尺樓,可能是因為他覺得那里的景色再美也無法改變他內心的憂愁。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春日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傳達了作者內心的憂愁和思緒。燕子拂過人的衣袖,紅英滿地,綠陰稠密,這些細節描寫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機。然而,作者通過“殘春舉目多愁思”的表達,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憂愁和煩惱。最后一句“休上迢迢百尺樓”,表明作者不愿再上高樓,可能是因為他覺得無論怎樣的美景都無法改變他內心的憂愁。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殘春舉目多愁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é fù gǔ chūn rì wǔ jué jù
次韻和復古春日五絕句
yàn fú rén yī xù pū tóu, hóng yīng mǎn dì lǜ yīn chóu.
燕拂人衣絮撲頭,紅英滿地綠陰稠。
cán chūn jǔ mù duō chóu sī, xiū shàng tiáo tiáo bǎi chǐ lóu.
殘春舉目多愁思,休上迢迢百尺樓。
“殘春舉目多愁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