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衣臨絕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儒衣臨絕塞”全詩
緩帶羌塵靜,靈旗海霧清。
公心結明主,陰德庇群生。
名遂身仍退,人間五福并。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故相國潁公挽歌辭三首》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故相國潁公挽歌辭三首》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儒衣臨絕塞,廟略運奇兵。
緩帶羌塵靜,靈旗海霧清。
公心結明主,陰德庇群生。
名遂身仍退,人間五福并。
詩意:
這首詩詞是司馬光挽歌故相國潁公的作品,表達了對潁公的懷念和贊頌。詩中描繪了潁公身著儒衣,站在邊塞上,統領著奇兵,運籌帷幄,使羌族的塵埃平靜下來,海霧也被驅散。潁公心懷忠誠,與明主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他的陰德庇佑著眾生。盡管潁公名聲顯赫,但他仍然謙遜退隱,與人間的五福共存。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潁公的描繪,展現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潁公身著儒衣,象征著他的學識和儒家思想的影響。他在邊塞上運用奇兵,展現了他的智謀和軍事才能。詩中的羌塵和海霧都是隱喻,表達了潁公的統治使得邊塞安定,人民安居樂業。潁公心懷忠誠,與明主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體現了他對國家和人民的忠誠。盡管潁公名聲顯赫,但他仍然謙遜退隱,這體現了他的謙虛和高尚的品格。最后一句“人間五福并”表達了潁公的功德和善行,使得人間的五福齊聚。
這首詩詞通過對潁公的贊美,展現了他作為一位政治家和軍事家的杰出才能,以及他高尚的品德和為人民謀福祉的奉獻精神。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隱喻,使得整首詩詞充滿了藝術感和深意。
“儒衣臨絕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ù xiàng guó yǐng gōng wǎn gē cí sān shǒu
故相國潁公挽歌辭三首
rú yī lín jué sāi, miào lüè yùn qí bīng.
儒衣臨絕塞,廟略運奇兵。
huǎn dài qiāng chén jìng, líng qí hǎi wù qīng.
緩帶羌塵靜,靈旗海霧清。
gōng xīn jié míng zhǔ, yīn dé bì qún shēng.
公心結明主,陰德庇群生。
míng suì shēn réng tuì, rén jiān wǔ fú bìng.
名遂身仍退,人間五福并。
“儒衣臨絕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