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子同烏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先子同烏府”全詩
脫縗來拜伏,撫首辱哀憐。
迨此泉扃掩,空悲塵綱牽。
無由懷酒絮,撇涕望新阡。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祁國正獻公挽歌三首》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祁國正獻公挽歌三首》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先子同烏府,知音誠皦然。
脫縗來拜伏,撫首辱哀憐。
迨此泉扃掩,空悲塵綱牽。
無由懷酒絮,撇涕望新阡。
詩意:
這首詩詞是司馬光為祁國正獻公寫的挽歌,表達了對獻公的哀悼之情。詩中描繪了獻公與司馬光的深厚友誼,以及司馬光對獻公的敬愛和懷念之情。詩人感嘆獻公的離世,表達了對他的思念之情和對逝去時光的感慨。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沉的情感。首句“先子同烏府,知音誠皦然”表達了獻公與司馬光的深厚友誼,他們彼此理解和欣賞。接著,詩人描述了自己脫下縗衣跪拜的場景,表達了對獻公的敬愛和哀悼之情。詩中的“泉扃”指的是墓門,詩人感嘆墓門關閉后的孤寂和對獻公的思念。最后兩句“無由懷酒絮,撇涕望新阡”表達了詩人無法與獻公共飲一杯的遺憾和對未來的期盼。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深情厚意,通過描繪友誼、哀悼和思念的情感,展現了詩人對獻公的敬愛和對逝去時光的感慨。這首詩詞以其真摯的情感和簡練的表達方式,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先子同烏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í guó zhèng xiàn gōng wǎn gē sān shǒu
祁國正獻公挽歌三首
xiān zi tóng wū fǔ, zhī yīn chéng jiǎo rán.
先子同烏府,知音誠皦然。
tuō cuī lái bài fú, fǔ shǒu rǔ āi lián.
脫縗來拜伏,撫首辱哀憐。
dài cǐ quán jiōng yǎn, kōng bēi chén gāng qiān.
迨此泉扃掩,空悲塵綱牽。
wú yóu huái jiǔ xù, piē tì wàng xīn qiān.
無由懷酒絮,撇涕望新阡。
“先子同烏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