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慶承前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積慶承前烈”全詩
踐揚朝有籍,治行吏為師。
僚友皆親譽,黎民每去思。
惜哉違世早,志業未全施。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臧郎中挽歌二首》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臧郎中挽歌二首》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第一首:
積慶承前烈,
呈才會圣時。
踐揚朝有籍,
治行吏為師。
譯文:
積累了前人的功德,
展示才華于明君之前。
在朝廷中展現才能,
以行政為百姓樹立榜樣。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臧郎中(指臧洪)的悼念和贊美。臧洪是司馬光的朋友,他在政治和行政方面有出色的才能,受到了朝廷和百姓的贊譽。然而,臧洪在年輕時就離世了,未能完成他的志業。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臧洪的贊美和悼念,展示了司馬光對他朋友的深深懷念和敬意。詩中提到了臧洪在政治和行政方面的才能,以及他在朝廷和百姓中的聲望。然而,詩人也表達了對臧洪過早離世的遺憾,認為他的志業未能完全實現。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臧洪的贊美和思念之情,展示了作者對友誼和人生的思考。
“積慶承前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āng láng zhōng wǎn gē èr shǒu
臧郎中挽歌二首
jī qìng chéng qián liè, chéng cái huì shèng shí.
積慶承前烈,呈才會圣時。
jiàn yáng cháo yǒu jí, zhì xíng lì wèi shī.
踐揚朝有籍,治行吏為師。
liáo yǒu jiē qīn yù, lí mín měi qù sī.
僚友皆親譽,黎民每去思。
xī zāi wéi shì zǎo, zhì yè wèi quán shī.
惜哉違世早,志業未全施。
“積慶承前烈”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