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田有臥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田有臥牛”全詩
蟠根走伊水,回首負嵩丘。
忠孝家風備,哀榮禮秩優。
龍鸞舞宸翰,萬古照松揪。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文太師挽歌三首》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文太師挽歌三首》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夏屋封何處,山田有臥牛。
蟠根走伊水,回首負嵩丘。
忠孝家風備,哀榮禮秩優。
龍鸞舞宸翰,萬古照松揪。
中文譯文:
夏天的屋子封閉在何處,山田里有一頭臥著的牛。
蜿蜒的根順著伊水流淌,回首望著背負嵩山的丘陵。
忠誠和孝道的家風備受尊崇,悲傷和榮耀的禮儀秩序優美。
龍和鳳舞動著皇家的筆墨,照亮著千古的松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挽歌的形式表達了對文太師的悼念和贊美。文太師是司馬光的父親,他是一位忠誠孝順、品德高尚的人。詩中通過描繪夏天的屋子封閉、山田里臥著的牛等景象,表達了對逝去的文太師的思念之情。
詩中提到的伊水和嵩丘,是指地理上的具體地點,但也可以理解為人生的旅程。蟠根走伊水,回首負嵩丘,表達了詩人對父親一生奉獻和牽掛的回顧。
詩中還強調了忠孝家風的重要性,將其與哀榮禮秩相對應。這體現了作者對家庭倫理和社會道德的重視,也是對文太師忠誠和孝道的贊美。
最后兩句“龍鸞舞宸翰,萬古照松揪”,表達了文太師的卓越才華和影響力。龍鸞舞動著皇家的筆墨,象征著他在政治和文化領域的卓越成就。萬古照松揪,意味著他的影響將永遠流傳下去,照亮后人。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文太師的贊美和思念,表達了作者對家庭、道德和文化的重視,展現了對逝去的父親的深深懷念和敬意。
“山田有臥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tài shī wǎn gē sān shǒu
文太師挽歌三首
xià wū fēng hé chǔ, shān tián yǒu wò niú.
夏屋封何處,山田有臥牛。
pán gēn zǒu yī shuǐ, huí shǒu fù sōng qiū.
蟠根走伊水,回首負嵩丘。
zhōng xiào jiā fēng bèi, āi róng lǐ zhì yōu.
忠孝家風備,哀榮禮秩優。
lóng luán wǔ chén hàn, wàn gǔ zhào sōng jiū.
龍鸞舞宸翰,萬古照松揪。
“山田有臥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