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未生條已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柳葉未生條已黃”全詩
四海澄清天子孝,朝回日奉萬年觴。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春貼子詞·太皇太后閣六首》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司馬光所作的《春貼子詞·太皇太后閣六首》。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冰澌半爭波先綠,
冰澌:冰消融化的水;半:剛剛;爭:競相;波:水波;先:首先;綠:綠色。
譯文:剛剛融化的冰水與波浪爭相競綠。
柳葉未生條已黃。
柳葉:柳樹的葉子;未:尚未;生:長出;條:枝條;已:已經;黃:黃色。
譯文:柳樹的葉子還未長出,但枝條已經泛黃。
四海澄清天子孝,
四海:指整個國家;澄清:清澈明亮;天子:皇帝;孝:孝順。
譯文:整個國家都變得清澈明亮,皇帝孝順。
朝回日奉萬年觴。
朝回:指皇帝回到宮廷;日:每天;奉:獻上;萬年:長久的祝福;觴:酒杯。
譯文:每天皇帝回到宮廷,獻上長久的祝福之酒。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皇帝的孝順之情。冰澌剛剛融化的水與波浪爭相競綠,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柳樹的枝條雖然還未長出葉子,但已經泛黃,暗示著春天即將來臨。詩中提到四海澄清,表示整個國家都變得清澈明亮,這可能是對皇帝治理國家的贊美。最后一句描述了皇帝每天回到宮廷,獻上長久的祝福之酒,表達了皇帝對國家和人民的關懷和祝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和皇帝的孝順之情,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同時,詩中融入了對皇帝的贊美和祝福,體現了作者對皇帝的敬仰和忠誠。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春天和皇帝的贊美,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審美情趣和儒家思想的影響。
“柳葉未生條已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tiē zǐ cí tài huáng tài hòu gé liù shǒu
春貼子詞·太皇太后閣六首
bīng sī bàn zhēng bō xiān lǜ, liǔ yè wèi shēng tiáo yǐ huáng.
冰澌半爭波先綠,柳葉未生條已黃。
sì hǎi chéng qīng tiān zǐ xiào, cháo huí rì fèng wàn nián shāng.
四海澄清天子孝,朝回日奉萬年觴。
“柳葉未生條已黃”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