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人物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至今人物豐”全詩
帆開曉風疾,潮落夜江空。
在昔才華盛,至今人物豐。
山川氣雖盡,龍虎勢猶雄。
卞玉已三獻,齊禽會一沖。
當令關下吏,洗目認終童。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送高陟歸金陵》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高陟歸金陵》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之子秣陵去,悠悠天暫東。
帆開曉風疾,潮落夜江空。
在昔才華盛,至今人物豐。
山川氣雖盡,龍虎勢猶雄。
卞玉已三獻,齊禽會一沖。
當令關下吏,洗目認終童。
詩意:
這首詩詞是司馬光送別高陟離開秣陵返回金陵的作品。詩人以自然景物和歷史典故來表達對高陟的贊美和祝福。詩中描繪了高陟離開秣陵的情景,表達了對他的思念和祝福,同時也表達了對歷史名士和英雄的敬仰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高陟離開秣陵的情景。第一句“之子秣陵去,悠悠天暫東。”表達了高陟離開秣陵的悠遠之感,同時也暗示了他將要遠行的決心和勇氣。接著,詩人用“帆開曉風疾,潮落夜江空。”來形容高陟的船只迅速駛離,暗示了他的旅途將會順利。接下來的兩句“在昔才華盛,至今人物豐。山川氣雖盡,龍虎勢猶雄。”表達了對高陟才華橫溢和對歷史名士的敬仰之情。最后兩句“卞玉已三獻,齊禽會一沖。當令關下吏,洗目認終童。”則是對高陟的贊美和祝福,表達了詩人對他未來的期望。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對高陟的送別和祝福之情,同時也展現了對歷史名士和英雄的敬仰之情。這首詩詞既有情感的表達,又有歷史典故的引用,給人以思考和回味的空間。
“至今人物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gāo zhì guī jīn líng
送高陟歸金陵
zhī zǐ mò líng qù, yōu yōu tiān zàn dōng.
之子秣陵去,悠悠天暫東。
fān kāi xiǎo fēng jí, cháo luò yè jiāng kōng.
帆開曉風疾,潮落夜江空。
zài xī cái huá shèng, zhì jīn rén wù fēng.
在昔才華盛,至今人物豐。
shān chuān qì suī jǐn, lóng hǔ shì yóu xióng.
山川氣雖盡,龍虎勢猶雄。
biàn yù yǐ sān xiàn, qí qín huì yī chōng.
卞玉已三獻,齊禽會一沖。
dāng lìng guān xià lì, xǐ mù rèn zhōng tóng.
當令關下吏,洗目認終童。
“至今人物豐”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