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鷗群遠浮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鷗群遠浮沒”全詩
雖為冠帶拘,性非藩籠物。
揚鞭出都門,曠若解徽紼。
是時天風惡,靈沼波蕩汩。
龍鬣互騫騰,鷗群遠浮沒。
川原浸疏豁,煙火稍蕭瑟。
草木雖示榮,春態先往佛。
桑稀林已斜,柳弱條可屈。
蛛絲罥晴陽,鼠上壅新窟。
徐驅款段馬,放轡不呵咄。
與爾同逍遙,紅塵免蓬勃。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出都日涂中成》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出都日涂中成》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賤生習山野,愚陋出於骨。
雖為冠帶拘,性非藩籠物。
揚鞭出都門,曠若解徽紼。
是時天風惡,靈沼波蕩汩。
龍鬣互騫騰,鷗群遠浮沒。
川原浸疏豁,煙火稍蕭瑟。
草木雖示榮,春態先往佛。
桑稀林已斜,柳弱條可屈。
蛛絲罥晴陽,鼠上壅新窟。
徐驅款段馬,放轡不呵咄。
與爾同逍遙,紅塵免蓬勃。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司馬光離開都城的情景和他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詩中表達了作者對塵世的厭倦和對自然的向往。
詩中的第一句“賤生習山野,愚陋出於骨。”表達了作者自謙的態度,他認為自己出身卑微,但內心卻有追求自由的本性。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作者離開都城的場景,他駕車出城,感受到了自由的寬廣。天風惡劣,靈沼波濤洶涌,龍鬣飛舞,鷗群在遠處飛翔,這些景象都給人一種壯麗的感覺。
詩中還描繪了大自然的景色,川原寬廣開闊,煙火稍顯凄涼。草木雖然展示出春天的繁榮,但作者認為春天的氣息已經離去,桑樹稀疏,柳樹柔弱,蛛絲在陽光下閃爍,老鼠在新窟中活動。
最后幾句表達了作者的心境,他駕馭著馬匹,放下了束縛,與自然同行,擺脫了紅塵的繁忙和喧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對自由的向往,表達了作者對塵世的厭倦和對自然的追求,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心境。
“鷗群遠浮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dōu rì tú zhōng chéng
出都日涂中成
jiàn shēng xí shān yě, yú lòu chū yú gǔ.
賤生習山野,愚陋出於骨。
suī wèi guàn dài jū, xìng fēi fān lóng wù.
雖為冠帶拘,性非藩籠物。
yáng biān chū dōu mén, kuàng ruò jiě huī fú.
揚鞭出都門,曠若解徽紼。
shì shí tiān fēng è, líng zhǎo bō dàng gǔ.
是時天風惡,靈沼波蕩汩。
lóng liè hù qiān téng, ōu qún yuǎn fú méi.
龍鬣互騫騰,鷗群遠浮沒。
chuān yuán jìn shū huō, yān huǒ shāo xiāo sè.
川原浸疏豁,煙火稍蕭瑟。
cǎo mù suī shì róng, chūn tài xiān wǎng fú.
草木雖示榮,春態先往佛。
sāng xī lín yǐ xié, liǔ ruò tiáo kě qū.
桑稀林已斜,柳弱條可屈。
zhū sī juàn qíng yáng, shǔ shàng yōng xīn kū.
蛛絲罥晴陽,鼠上壅新窟。
xú qū kuǎn duàn mǎ, fàng pèi bù ā duō.
徐驅款段馬,放轡不呵咄。
yǔ ěr tóng xiāo yáo, hóng chén miǎn péng bó.
與爾同逍遙,紅塵免蓬勃。
“鷗群遠浮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