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字切浮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玉字切浮云”全詩
寶書長列宿,玉字切浮云。
散帙鳴鑾駐,充庭雜佩分。
愿移天縱藝,似續圣功勤。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奉和御制龍圖等閣觀三圣御書詩》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和御制龍圖等閣觀三圣御書詩》是宋代司馬光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積厚丕丕業,重光郁郁文。
中文譯文:積累了豐厚的功業,重光滿溢著文采。
寶書長列宿,玉字切浮云。
中文譯文:珍貴的書籍長時間陳列在閣樓中,玉字刻劃出浮云般的形象。
散帙鳴鑾駐,充庭雜佩分。
中文譯文:散開的書冊發出聲音,鑾駐(指皇帝)停駐其中,庭院中佩飾各異。
愿移天縱藝,似續圣功勤。
中文譯文:希望能夠得到天命的賜予,繼承圣人的勤奮和功業。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司馬光自己的成就的自豪和對文化的推崇。他以豐厚的業績和文采來形容自己的成就,將書籍比喻為珍寶,顯示了對知識的珍視。詩中提到的鑾駐指的是皇帝,暗示著司馬光的作品受到皇帝的贊賞和關注。最后,他表達了自己希望能夠得到天命的賜予,繼承圣人的勤奮和功業的愿望。
這首詩詞展示了司馬光對自己成就的自豪和對文化的熱愛,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對文化和知識的重視。通過對書籍和文化的贊美,司馬光表達了自己對文化傳承和發展的期望,以及對圣人的敬仰和追隨。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展示了宋代士人的文化自信和追求。
“玉字切浮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yù zhì lóng tú děng gé guān sān shèng yù shū shī
奉和御制龍圖等閣觀三圣御書詩
jī hòu pī pī yè, chóng guāng yù yù wén.
積厚丕丕業,重光郁郁文。
bǎo shū cháng liè sù, yù zì qiè fú yún.
寶書長列宿,玉字切浮云。
sàn zhì míng luán zhù, chōng tíng zá pèi fēn.
散帙鳴鑾駐,充庭雜佩分。
yuàn yí tiān zòng yì, shì xù shèng gōng qín.
愿移天縱藝,似續圣功勤。
“玉字切浮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