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波明別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素波明別浦”全詩
雨后崗光活,晴初落照深。
素波明別浦,赤葉照衰林。
佇目寂無事,何人知此心。
亭皋資遠矚,秋思浩無涯。
雁唼牽菱蔓,童歌出荻花。
壟荒猶叱犢,枝暗稍棲鴉。
煙靄藏東渚,憑軒莫望家。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和之美河西列岫亭》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之美河西列岫亭》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天的山巒映照在窗戶上,我這被困的客人已經厭倦了登高遠望的景色。雨后的山崗閃爍著明亮的光芒,晴天初晚的落日照耀得深邃。白色的波浪明亮地映照在別別離離的浦口,紅葉照亮了衰敗的林木。我靜靜地凝視著,心中有無盡的思緒,但又有誰能理解我的心情呢?這座亭子和高臺給了我遠大的眺望,秋天的思緒無邊無際。雁鳴聲中牽引著菱蔓,童聲歌唱著出荻花。農田里的牛兒還在耕作,枝頭暗暗棲息著烏鴉。煙霧彌漫在東邊的水渚上,我倚在窗前,不要期望家的歸來。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和表達作者的思緒,展現了一種寂寥和孤獨的情感。作者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自己內心的無限思緒和對家的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對山巒、光芒、波浪、紅葉等景物的描繪,以及雁鳴聲、童聲歌唱等聲音的描寫,使詩詞更加生動有趣。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抒發,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家的思念之情,給人以深深的共鳴和感受。
“素波明別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ī měi hé xī liè xiù tíng
和之美河西列岫亭
qiū shān duì shū yǒu, jī kè juàn dēng jǐng.
秋山對疏牖,羈客倦登景。
yǔ hòu gǎng guāng huó, qíng chū luò zhào shēn.
雨后崗光活,晴初落照深。
sù bō míng bié pǔ, chì yè zhào shuāi lín.
素波明別浦,赤葉照衰林。
zhù mù jì wú shì, hé rén zhī cǐ xīn.
佇目寂無事,何人知此心。
tíng gāo zī yuǎn zhǔ, qiū sī hào wú yá.
亭皋資遠矚,秋思浩無涯。
yàn shà qiān líng màn, tóng gē chū dí huā.
雁唼牽菱蔓,童歌出荻花。
lǒng huāng yóu chì dú, zhī àn shāo qī yā.
壟荒猶叱犢,枝暗稍棲鴉。
yān ǎi cáng dōng zhǔ, píng xuān mò wàng jiā.
煙靄藏東渚,憑軒莫望家。
“素波明別浦”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