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永一堂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日永一堂靜”全詩
日永一堂靜,草生三徑深。
銷憂何用酒,為樂不須琴。
擾擾市朝客,無人知此心。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寄題李水部產水別業》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題李水部產水別業》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茅茨臨素產,
沃野帶長林。
日永一堂靜,
草生三徑深。
銷憂何用酒,
為樂不須琴。
擾擾市朝客,
無人知此心。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位名叫李水部的人離開了他的產業,遠離了繁忙的市朝生活,來到了一個寧靜的地方。他的住所是茅茨,周圍是肥沃的田野和茂密的樹林。在這里,白天變得更長,一切都是那么寧靜,草木茂盛,小徑深邃。詩人認為,銷除憂愁并不需要飲酒,快樂也不需要琴音。他感嘆在喧囂的市朝中,沒有人能理解他內心的這份寧靜和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李水部離開繁忙的市朝生活,來到寧靜的自然環境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寧靜和遠離喧囂的向往。詩中的茅茨、肥沃的田野和茂密的樹林,形象地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場景。詩人通過對時間的描寫,強調了這個地方的寧靜和靜謐。他認為,真正的快樂和寧靜來自內心,而不是外在的物質享受。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孤獨和無人理解的心情,他感嘆在喧囂的市朝中,沒有人能理解他內心的這份寧靜和追求。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對自然環境和內心感受的描寫,表達了對寧靜和遠離喧囂的向往,以及對內心世界的思考和感慨。它展示了詩人對自然和內心的深刻觸動,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對于追求寧靜和內心自由的共同追求。
“日永一堂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tí lǐ shuǐ bù chǎn shuǐ bié yè
寄題李水部產水別業
máo cí lín sù chǎn, wò yě dài cháng lín.
茅茨臨素產,沃野帶長林。
rì yǒng yī táng jìng, cǎo shēng sān jìng shēn.
日永一堂靜,草生三徑深。
xiāo yōu hé yòng jiǔ, wéi lè bù xū qín.
銷憂何用酒,為樂不須琴。
rǎo rǎo shì cháo kè, wú rén zhī cǐ xīn.
擾擾市朝客,無人知此心。
“日永一堂靜”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