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席已酬調鼎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臺席已酬調鼎志”全詩
臺席已酬調鼎志,磻溪還作釣魚身。
師臣首冠三旌貴,歲歷行開九十新。
愿過期頤躋上壽,飛觴四十有余春。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慶文公八十會口號》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慶文公八十會口號》是宋代司馬光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元勛茂德古無倫,
海內高間第一人。
臺席已酬調鼎志,
磻溪還作釣魚身。
師臣首冠三旌貴,
歲歷行開九十新。
愿過期頤躋上壽,
飛觴四十有余春。
詩意:
這首詩詞是為慶賀文公八十壽辰而作。詩中贊頌了文公司馬光的卓越才德和高尚品德,將他視為當時海內最杰出的人物。詩人表達了對文公的敬佩和祝福,希望他能長壽健康,享受幸福的晚年。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文公的崇敬之情。首句“元勛茂德古無倫”,贊揚了文公的卓越功勛和高尚品德,將他與古代的偉大人物相提并論。接著,“海內高間第一人”進一步強調了他在當時社會的地位和聲望。
詩的下半部分描述了文公的功績和智慧。他在政治上有卓越的才能,已經實現了自己的志向,成為臺席之上的重要人物。然而,他并不滿足于此,仍然保持著謙遜和勤奮的態度,像是在磻溪邊垂釣一般,不忘初心。
接下來的兩句“師臣首冠三旌貴,歲歷行開九十新”表達了文公的學識淵博和長壽的祝愿。他是師長和臣子的首領,被尊崇為三旌之首,年歲已經九十,但依然精神煥發,不斷開拓新的境界。
最后兩句“愿過期頤躋上壽,飛觴四十有余春”表達了詩人對文公的美好祝愿。詩人希望文公能夠長壽健康,享受幸福的晚年,像喜慶的宴會一樣,度過四十余個春天。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文公的贊美和祝福,展現了作者對他的敬佩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長壽和幸福的向往。
“臺席已酬調鼎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ìng wén gōng bā shí huì kǒu hào
慶文公八十會口號
yuán xūn mào dé gǔ wú lún, hǎi nèi gāo jiān dì yī rén.
元勛茂德古無倫,海內高間第一人。
tái xí yǐ chóu diào dǐng zhì, pán xī hái zuò diào yú shēn.
臺席已酬調鼎志,磻溪還作釣魚身。
shī chén shǒu guān sān jīng guì, suì lì xíng kāi jiǔ shí xīn.
師臣首冠三旌貴,歲歷行開九十新。
yuàn guò qī yí jī shàng shòu, fēi shāng sì shí yǒu yú chūn.
愿過期頤躋上壽,飛觴四十有余春。
“臺席已酬調鼎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