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才秉國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多才秉國鈞”全詩
棟隆憑楊梓,節勁仰松筠。
底績承平業,遺榮壽考身。
結廬依散木,退讓樂天真。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始產公新作雙樗庵命光為詩》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始產公新作雙樗庵命光為詩》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司馬光。這首詩詞描述了始產公新建的雙樗庵,以及司馬光對庵內景物的贊美和自身的心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間氣生王佐,
多才秉國鈞。
棟隆憑楊梓,
節勁仰松筠。
底績承平業,
遺榮壽考身。
結廬依散木,
退讓樂天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雙樗庵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庵內景物的贊美和對自身境遇的思考。首先,詩中提到“間氣生王佐”,意味著在這樣的環境中,有才能的人可以得到重用,成為國家的輔佐之臣。接著,詩人稱贊了庵內的建筑,如“棟隆憑楊梓”,形容庵內的柱子高大挺拔,象征著庵內的氣勢和莊嚴。而“節勁仰松筠”則表達了對庵內松筠的景觀的仰慕,松筠被視為高潔和堅韌的象征。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轉而思考自身的境遇。他提到“底績承平業”,意味著自己在平和時期為國家做出的貢獻。同時,他也希望自己的榮譽能夠延續并傳承給后代,“遺榮壽考身”。最后兩句“結廬依散木,退讓樂天真”表達了作者對退隱的向往和對寧靜生活的追求,他希望能夠依靠散木結廬,過上簡樸而快樂的生活。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雙樗庵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自身境遇和個人追求的思考。
“多才秉國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ǐ chǎn gōng xīn zuò shuāng chū ān mìng guāng wèi shī
始產公新作雙樗庵命光為詩
jiān qì shēng wáng zuǒ, duō cái bǐng guó jūn.
間氣生王佐,多才秉國鈞。
dòng lóng píng yáng zǐ, jié jìn yǎng sōng yún.
棟隆憑楊梓,節勁仰松筠。
dǐ jī chéng píng yè, yí róng shòu kǎo shēn.
底績承平業,遺榮壽考身。
jié lú yī sàn mù, tuì ràng lè tiān zhēn.
結廬依散木,退讓樂天真。
“多才秉國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