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郊原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首夏郊原秀”全詩
題輿榮得士,把袂惜離群。
首夏郊原秀,晴陽草樹曛。
觚棱日邊遠,闕塞霧中分。
翠嶺林端出,飛泉竹外聞。
金羈游爛漫,珠履醉繽紛。
人服聲光重,官無簿領勤。
歸期肯留滯,漢主待淵云。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送次道能判西京》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次道能判西京》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相府新承檄,蘭臺舊校文。
題輿榮得士,把袂惜離群。
首夏郊原秀,晴陽草樹曛。
觚棱日邊遠,闕塞霧中分。
翠嶺林端出,飛泉竹外聞。
金羈游爛漫,珠履醉繽紛。
人服聲光重,官無簿領勤。
歸期肯留滯,漢主待淵云。
詩意:
這首詩詞是司馬光送別次道能判西京的作品。詩中描繪了次道能判西京離開相府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他的贊賞和離別的惋惜之情。詩人通過描繪夏日郊原的美景、陽光下的草木、遠處的山川和被霧籠罩的宮闕,展示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翠嶺上的林木和竹林外的飛泉的聲音也傳來,增添了詩詞的生動感。金羈和珠履象征著次道能判西京的榮耀和富貴,而人們對他的服侍和贊美也使得他的聲光更加重要。最后,詩人表達了對次道能判西京歸期的期待,同時也暗示了漢主對他的重視和期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展示了作者對次道能判西京的贊賞和離別的惋惜之情。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人營造了一種宏大而壯麗的氛圍,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恢弘。同時,詩中對次道能判西京的贊美和對他的期待也表達了作者對他的敬佩和對他未來的期許。整首詩詞以優美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才華和情感表達能力,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首夏郊原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ì dào néng pàn xī jīng
送次道能判西京
xiāng fǔ xīn chéng xí, lán tái jiù xiào wén.
相府新承檄,蘭臺舊校文。
tí yú róng dé shì, bǎ mèi xī lí qún.
題輿榮得士,把袂惜離群。
shǒu xià jiāo yuán xiù, qíng yáng cǎo shù xūn.
首夏郊原秀,晴陽草樹曛。
gū léng rì biān yuǎn, quē sāi wù zhōng fēn.
觚棱日邊遠,闕塞霧中分。
cuì lǐng lín duān chū, fēi quán zhú wài wén.
翠嶺林端出,飛泉竹外聞。
jīn jī yóu làn màn, zhū lǚ zuì bīn fēn.
金羈游爛漫,珠履醉繽紛。
rén fú shēng guāng zhòng, guān wú bù lǐng qín.
人服聲光重,官無簿領勤。
guī qī kěn liú zhì, hàn zhǔ dài yuān yún.
歸期肯留滯,漢主待淵云。
“首夏郊原秀”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