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望簪紳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問望簪紳舊”全詩
圖書周內史,汾澮晉全封。
秀發千尋壁,寒生百煉鋒。
歸時門有戟,惜別更從容。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送史館任祠部河東轉運使》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史館任祠部河東轉運使》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司馬光。這首詩詞描述了司馬光送別史館任命河東轉運使的場景,并表達了對他的贊美和祝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問望簪紳舊,恩華雨露重。
圖書周內史,汾澮晉全封。
秀發千尋壁,寒生百煉鋒。
歸時門有戟,惜別更從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送別的場景為背景,表達了對史館任命河東轉運使的贊美和祝福之情。首先,詩中提到了問候舊朋友的情景,顯示了作者對史館的關心和重視。接著,詩中提到了恩澤如雨露般的重要性,暗示了史館的職責和使命。然后,詩中描述了圖書周全的內史,汾澮晉全封的景象,表達了對史館工作的贊賞和認可。接下來,詩中提到了秀發千尋壁,寒生百煉鋒,形容史館任命河東轉運使的才華和能力。最后,詩中提到了歸時門有戟,惜別更從容,表達了對史館離別的惋惜之情,同時也展示了史館的從容和堅定。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史館任命河東轉運使的情景,表達了對他的贊美和祝福,同時也展示了史館的重要性和使命。通過運用形象生動的描寫和含蓄的表達,詩詞展現了作者對史館的深切關懷和對史館任命河東轉運使的贊賞之情。
“問望簪紳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hǐ guǎn rèn cí bù hé dōng zhuǎn yùn shǐ
送史館任祠部河東轉運使
wèn wàng zān shēn jiù, ēn huá yǔ lù zhòng.
問望簪紳舊,恩華雨露重。
tú shū zhōu nà shǐ, fén huì jìn quán fēng.
圖書周內史,汾澮晉全封。
xiù fā qiān xún bì, hán shēng bǎi liàn fēng.
秀發千尋壁,寒生百煉鋒。
guī shí mén yǒu jǐ, xī bié gèng cóng róng.
歸時門有戟,惜別更從容。
“問望簪紳舊”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