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若繒初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若繒初斷”全詩
坐疑仙駕嚴,幢節紛駢羅。
物性有常妍,人情輕所多。
菖蒲儻日秀,棄擲不吾過。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和昌言官舍十題·蜀葵》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昌言官舍十題·蜀葵》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白若繒初斷,紅如顏谷酡。
白色的花瓣像剛剛斷開的絲綢,紅色的花瓣像酒杯中的酡顏。
坐疑仙駕嚴,幢節紛駢羅。
坐在這里仿佛看到了仙人駕馭的莊嚴車駕,彩旗飄揚,錦旗紛紛。
物性有常妍,人情輕所多。
自然界的事物有著恒定的美麗,而人的情感卻常常變幻莫測。
菖蒲儻日秀,棄擲不吾過。
蜀葵花每天都盛開美麗,即使被人拋棄也不會失去它的價值。
這首詩詞以描寫蜀葵花為主題,通過對花朵的形態和顏色的描繪,表達了自然界的美麗和恒定,以及人情的多變和輕浮。蜀葵花被賦予了堅韌不拔的品質,即使被人棄擲也能保持自己的價值和美麗。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界和人情的深刻觀察和思考,同時也傳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白若繒初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chāng yán guān shě shí tí shǔ kuí
和昌言官舍十題·蜀葵
bái ruò zēng chū duàn, hóng rú yán gǔ tuó.
白若繒初斷,紅如顏谷酡。
zuò yí xiān jià yán, chuáng jié fēn pián luó.
坐疑仙駕嚴,幢節紛駢羅。
wù xìng yǒu cháng yán, rén qíng qīng suǒ duō.
物性有常妍,人情輕所多。
chāng pú tǎng rì xiù, qì zhì bù wú guò.
菖蒲儻日秀,棄擲不吾過。
“白若繒初斷”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