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化益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而化益純”全詩
一章三韻十二句)
理何為兮,系修文德。
加之清一,莫不順則。
意彼刑法,設以化人;致使無之,而化益純。
所謂代刑,以道去殺。
嗚呼嗚呼!人不斯察。
分類:
作者簡介(元結)
元結(719~772年),中國唐代文學家。字次山,號漫叟 、聱叟 。河南魯山人。天寶六載(747)應舉落第后,歸隱商余山。天寶十二載進士及第。安祿山反,曾率族人避難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內),因號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史翙幕參謀,招募義兵,抗擊史思明叛軍,保全十五城。代宗時,任道州刺史,調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經略守捉使,政績頗豐。大歷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長安。
《二風詩·治風詩五篇·至理》元結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二風詩·治風詩五篇·至理》是唐代元結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理何為兮,系修文德。
加之清一,莫不順則。
意彼刑法,設以化人;
致使無之,而化益純。
所謂代刑,以道去殺。
嗚呼嗚呼!人不斯察。
詩意:
這首詩詞探討了治理社會的方法和原則。作者認為,理(指治理)的本質是修養文德,通過清一的原則來實現。刑法的意義在于通過懲罰來改造人,但如果能夠實現無刑,那么改造的效果將更加純粹。所謂代替刑法,就是用道德來取代殺戮。然而,人們卻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治理社會的思考。作者通過對理的探討,強調了修養文德的重要性。他認為,只有通過清一的原則來治理社會,才能使社會秩序順暢。同時,作者也提出了對刑法的思考,認為刑法的目的是通過懲罰來改造人,但如果能夠實現無刑,那么改造的效果將更加純粹。最后,作者呼吁人們要認識到代替刑法的道德的重要性,但他也感嘆人們對此并不關注。整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治理社會的理念和對人們認識的反思。
“而化益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èr fēng shī zhì fēng shī wǔ piān zhì lǐ
二風詩·治風詩五篇·至理
gǔ yǒu lǐ wáng, néng shǒu qīng yī yǐ zhì wú xíng, gù wèi zhì lǐ zhī shī
(古有理王,能守清一以致無刑,故為《至理》之詩
yī zhāng sān yùn shí èr jù
一章三韻十二句)
lǐ hé wéi xī, xì xiū wén dé.
理何為兮,系修文德。
jiā zhī qīng yī, mò bù shùn zé.
加之清一,莫不順則。
yì bǐ xíng fǎ,
意彼刑法,
shè yǐ huà rén zhì shǐ wú zhī, ér huà yì chún.
設以化人;致使無之,而化益純。
suǒ wèi dài xíng, yǐ dào qù shā.
所謂代刑,以道去殺。
wū hū wū hū! rén bù sī chá.
嗚呼嗚呼!人不斯察。
“而化益純”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