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前無復魚龍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闕前無復魚龍戲”全詩
晚云低拂羽林仗,宿雨先清紫陌塵。
玉殿鳴鞘傳警蹕,彤庭委佩集簪紳。
闕前無復魚龍戲,自有馭謠億萬人。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和次道大慶殿上元迎駕》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次道大慶殿上元迎駕》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鳳律年華到尚新,
九重氣象已成春。
晚云低拂羽林仗,
宿雨先清紫陌塵。
玉殿鳴鞘傳警蹕,
彤庭委佩集簪紳。
闕前無復魚龍戲,
自有馭謠億萬人。
中文譯文:
鳳凰的律動年華來到了尚新,
九重宮闕的氣象已經變成了春天。
晚云低垂,輕拂著羽林衛的仗,
宿雨先于清晨洗凈了紫陌上的塵土。
玉殿中傳來鞘鳴,傳達著警報,
彤庭上佩劍的文臣武將齊聚一堂。
闕前不再有魚龍的嬉戲,
而是億萬人民共同奏響馭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宋代司馬光在大慶殿上元迎駕的場景。詩人以鳳凰律動年華的形象來表達時光的流轉,九重宮闕的氣象已經迎來了春天,預示著國家的繁榮昌盛。
詩中描繪了晚云低垂、輕拂羽林衛的仗,以及宿雨先于清晨洗凈紫陌塵土的景象,展現了大慶殿上元迎駕的盛況和整齊有序的場面。
玉殿中傳來鞘鳴,傳達著警報,彤庭上佩劍的文臣武將齊聚一堂,彰顯了朝廷的威嚴和統治的穩定。
最后兩句表達了闕前不再有魚龍的嬉戲,而是億萬人民共同奏響馭謠,意味著國家的治理得到了良好的管理,人民安居樂業,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展現了宋代大慶殿上元迎駕的盛況和國家的繁榮景象,同時也表達了對國家治理的贊美和對人民幸福生活的期盼。
“闕前無復魚龍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cì dào dà qìng diàn shàng yuán yíng jià
和次道大慶殿上元迎駕
fèng lǜ nián huá dào shàng xīn, jiǔ zhòng qì xiàng yǐ chéng chūn.
鳳律年華到尚新,九重氣象已成春。
wǎn yún dī fú yǔ lín zhàng, sù yǔ xiān qīng zǐ mò chén.
晚云低拂羽林仗,宿雨先清紫陌塵。
yù diàn míng qiào chuán jǐng bì, tóng tíng wěi pèi jí zān shēn.
玉殿鳴鞘傳警蹕,彤庭委佩集簪紳。
quē qián wú fù yú lóng xì, zì yǒu yù yáo yì wàn rén.
闕前無復魚龍戲,自有馭謠億萬人。
“闕前無復魚龍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